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沉寂许久的中国储能市场:赢利之门将开?

2014-06-03 09:46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陈欢欢关键词:储能行业储能项目国家能源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墙内开花墙外香

同李保一样,没有人质疑储能技术的前景。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储能技术路线图》预测,到2050年,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将需要至少投资3800亿美元来增加310吉瓦并网电力储存能力;美国六大咨询公司预测到2020年储能市场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年增长率超过30%;市场研究机构IHS预测,并网储能市场规模有望从2013年的340兆瓦增长至2022年的40吉瓦,呈爆炸式增长。

遗憾的是,我国储能市场迟迟未能启动。众多企业虽然热情高涨,却始终徘徊在赢利大门之外。这一徘徊就是几年。李俊峰直言:“不论技术还是市场,我国储能这两年发展缓慢。”

困扰储能发展的核心问题仍是成本。据测算,按照锂电的成本下降趋势,至少2020年以后才具备经济效益。然而,有多少企业可以熬到2020年?

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参与国外项目。“国内市场这两年来几乎没有变化,我们都快放弃了,反而是国外的项目比较多。”一位企业家这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对于全国工商联1.5~2元/度的电价提议,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补贴电价达到1.5元/度,国内的储能市场将迅速启动。

而融科储能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很多项目都是纯商业的。”据悉,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大连融科储能已经向欧美出口钒电解液100兆瓦时。

“中国是最需要储能的,但在中国推广储能是最困难的。”张华民说。

原标题:储能市场:赢利之门将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行业查看更多>储能项目查看更多>国家能源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