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进行管控的难度较大。由于大气污染所形成的雾霾已经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成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尽管国家已出台治理雾霾的相关规划,但短期见效的难度相当大。
污染物的大量增加多数是由企业尤其是生产型工业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所致。研究表明,工业企业超越环保标准进行生产的行为在我国多有发生。尽管现有行政执法对上述行为进行了一些规制,但效果有限。为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治理雾霾,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信心,笔者建议,可考虑在刑法中增设“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主要理由如下:
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需要
我国刑法第338条规定了“污染环境罪”,两高2013年7月《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明确了“严重污染环境”的14种具体行为,相信会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刑事管控有所促进。但我们也要看到,现有“污染环境罪”及其司法解释所确立的污染环境的入罪门槛还很高,很难应用于当前的雾霾治理。
将排放雾霾物质列入污染环境行为仍无根据。《解释》第1条所列14种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不包括排放大量PM2.5指标体系物质。虽然该条第3项规定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并且有兜底条款“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但将排放雾霾物质列入污染环境行为仍属于没有根据。
有关规定对雾霾治理无能为力。《解释》所列14种严重污染环境行为之第5项规定了“两年内曾违反国家规定而受过两次行政处罚而又实施相关行为的”也可以入罪,但上述行为仅指“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的废物、有毒物质”的行为。在大气污染所形成的雾霾中要去界定这些物质,何其之难?显然,上述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雾霾治理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刑法第338条及其司法解释并不能完整解决企业超越环保标准进行生产从而污染环境的问题。
弥补行政管控的需要
行政处罚对遏制环境污染的效果较为有限。环境污染的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能,现有立法已赋予了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一些行政处罚权,但研究表明,其对环境污染的遏制效果是有限的。如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上述条文是对超越环保标准进行生产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该条在实践中被环境部门运用较多,但一万元至十万元罚款对于大型工业企业来说,是完全有支付能力的,可见,该处罚不具有威慑力,加之我国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限期治理制度门槛较高,在实践中较少适用,因此,在上述行政管控模式下,排污企业缴纳罚款后继续超越环保标准进行生产的行为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现有管控模式对超越环保标准进行生产的行为存在“失灵”现象。
加大罚款力度未必能有效遏制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的行为。诚然,提高行政处罚特别是行政罚款的力度可以增强行政管控的威慑力,但对于大型、特大型企业来说,50万、100万、甚至500万的罚款,其威慑力恐怕也是有限的。另外,行政处罚毕竟是行政管理手段之一,即便缴纳的罚款再多,违法企业也很难有刑法上的罪恶感,其再犯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此,笔者认为,除了提高对超越环保标准的生产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力度之外,也可考虑在刑法中增设“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设置刑事责任来弥补行政管控的不足。
符合刑事立法逻辑与先例
增设“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符合刑事立法逻辑。超越环保标准进行生产,首先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中对上述行为均有明确定性。对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设置刑事罪名,苛以刑罚是弥补行政管控失效的较好方式。1997年刑法颁行以来的历次修正案中,对行政管控效果不佳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刑法规制已经成为共识,典型的如危险驾驶行为,入罪且经过刑法管控后,酒驾、醉驾行为大大减少,取得了较好效果。
增设“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符合刑事立法先例。对超越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等造成危害或者足以造成危害的行为进行刑法管控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已有先例。如我国刑法第143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第145条所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第146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等。上述相关条文的立法思路是,相关生产、销售等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超越了相关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等),足以造成刑法规定的危害后果的,刑法将其设置为犯罪,行为人承担罚金或有期徒刑等刑事责任。环保标准与上述标准性质相同,违反环保标准进行生产且造成危害或足以造成危害的行为也可如上述立法先例而纳入刑事立法,这在立法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对超越环保标准进行生产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刑法管控既有现实需要,又符合刑事立法逻辑与刑事立法先例。立法机关可以考虑在现行刑法第338条之下另设一款规定“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
(作者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生态欠账,环境本身没有问题。建设美丽中国不是环保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今年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海生,这位深耕环保事业四十载的“科技老兵”,依然将关注
日前,宁夏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印发《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落实〈法治宁夏建设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全文如下
摘要:70年的中国环境立法,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起步阶段是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发展阶段是从1979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是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历史表明,在毛泽东主席和
摘要:矿山环境立法是矿业立法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矿山环境的调整,各个国家涉及的法律制度不同,发达国家是矿业立法与专门立法相结合,发展中国家是以矿业立法为主。其调整范围也已经涉及矿业活动的全周期管理。从体系上看,主要可以归为四大类,即基本环境保护法、单项介质环境保护法、矿业法
摘要:环境立法的确定性命题提出不惟是纯粹价值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对中国环境法治需求与问题的回应。现阶段环境法律可司法性难题的解决、环境行政恣意的克制与环境善治的达成均高度依赖具有确定性的环境立法。在环境部门法的视野之下,这一命题需进一步在实证法上的技术转换,即将这一命题解构为环境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河北省环保厅印发了《2017年全省环境政策法制工作要点》,具体内容如下:2017年环境政策法制工作要点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省环境政策法制工作要按照《2017年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要点》和河北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
环境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立法最为活跃的法律部门之一。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环境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环境保护主要领域已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然而,与环境立法数量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近年来环境质量总体仍未实现根本性好转,环境纠纷也频频出现。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
近日,有媒体以《70余部法律法规难治渤海污染》为题报道了日益加重的环渤海污染。报道称,基层管理部门和专家表示,从1996年制定《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算起,我国着手治理渤海污染已有20年时间,但这20年正是渤海污染程度持续加重的20年。法律法规不断增多,达到70多部,但依然治不住渤海污染。这让人
改革开放之初,有外企来中国投资设厂,买下土地后先要做土壤性质调查。尽管当时的中国法律并没有要求他们这样做,但外企的理由是:万一有一天,中国有了土壤污染立法,污染责任分不清怎么办?如今,外企的担心正逐渐变为现实。随着今年5月土十条的公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也只是时间问题。7月14日,
环境污染问题是工业社会不合理发展的产物,最早集中的环境问题都发生在西方国家。这一方面让西方法治国家最早有了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治理环境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这也为处于全面追赶地位的我国,提供了诸多环境立法的宝贵经验。此时正值我国环境法修改草案第2修改意见稿公布征集社会意见之时,本文着重
从今年1月1日新的《环保法》正式实施,到《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进程加快;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草案)》颁布,到《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与其他更为具体的工作相比,今年上半年,环境立法、司法双剑出鞘,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通过引导和倒逼,彻底改变过去
1月8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025年第一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共49项地方标准,其中包含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四项环保标准。详情如下: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5年第一批浙江省地方
12月6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2025年拟推荐地方生态环境标准项目的公示。涉及生活垃圾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1项环保标准。详情如下: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5年拟推荐地方生态环境标准项目的公示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拟推荐地方生态环境标准项目的通知》,我厅组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公告,批准《垃圾清运工职业技能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T323-2024,自2025年2月1日起实施。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生活垃圾清运工职业技能标准;5.厨余垃圾清运工职业技能标准;6.大件垃圾清运工职业技能标准;7.园林垃圾清运工职业
近日,重庆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等4项重庆市地方标准意见的函。主要涉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固定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等4项重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2年湖南省落后产能退出情况的公告,2022年,湖南省利用环保标准、安全标准、技术标准退出落后产能企业分别达到66家、84家,38家。详情如下:湖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2022年湖南省落后产能退出情况的公告按照《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
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项环保标准。详情如下:
8月17日,河南公布2022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汇总表。其中涉及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项环保标准。详情如下:
日前,河南印发关于对2022年拟立项河南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多项环保标准。详情如下:
日前,江西质监局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涉及VOCs排放、生态修复等环保标准。详情如下:
日前,江苏拟对《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348项地方标准申报项目予以立项,现将拟立项的标准名称、推荐单位和承担单位予以公示。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污水处理厂等多项环保标准。详情如下:
10月1日起,这66个环保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详情如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为推动实施水、地下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优化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新置换电解铝项目应符合铝液交流电耗不高于13000千瓦时/吨、环保绩效A级等要求,鼓励采用500kA及以上电解槽,提高清洁能源使用
近日,湖北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文件提出,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1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3家企业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6家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详情如下: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的通知鄂环办〔2025〕10号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广西“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收官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2025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6.0%。2025年全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不高于26.5微克/立方米。2025年3—12月全区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其中提出,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出席发布会,介绍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相关工作进展。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介绍大气环境工作情况李天威: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启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6—2035年)》编制工作,研究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开启“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日前,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公示2024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名单,共10项。详情如下:关于2024年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名单的公示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江省臭氧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推动铜冶炼发展由产能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严格落实产业、环保、能效、安全等相关政策要求,新改扩建铜冶炼项目应对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标杆水平实施,鼓励新改扩建铜冶
2月5日,锦州市政府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6%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全文如下: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
2月6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河南省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十八项整改任务验收公示。文件显示,河南积极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制定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河南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河南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水泥行业超
1月1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提升的通知。《通知》主要包括治理范围、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重点任务方面,主要从摸排建档、制定“一群一策”方案、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加强移动源监管和开展环保绩效提级等6个方面对传统产业集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