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纯电动车为何是一条短线 新能源车发展之思考

2014-06-04 16:50来源:21世纪网作者:李安定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充电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我看到的新能源“路线图”上,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它各种新能源下面,画着一条长线,而纯电动车下面是一条短线。

我想,这意味着纯电动车承担不起全面替代汽车的使命。

早在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就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电动车,比汽车问世早了近半个世纪。但是由于技术进展缓慢,1960年代电动车只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0.01%,几乎退出历史舞台。

直到20世纪后半叶,石油短缺和环保呼声日高,国外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电动车开发。90年代,曾经有过一轮全球性的电动车热,丰田的RAV4,通用的EV1等的电动车在美国加州作得可圈可点,并且在中国汕头南澳岛“国家电动车实验示范区”做过三年的示范运行。然而,电动车终因价格昂贵、充电时间长、续航历程短而在2003年宣布退潮。

电动车180年来无法彻底大翻身,最大的瓶颈是电池的储能密度太低。尽管从最早的铅酸电池,后来的镍氢电池,到今天的锂电池,储能比伴随材料成本一起攀升,而仍然和石化燃料相差甚远。

2008年夏,采访奔驰集团主管技术的副总裁韦伯,他说:“现在汽车和电动车储能之比是100∶1,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提高到10∶1,这样的水平才有实用性。我们更关注谁能在中期取得电池的实质性突破。”

原标题:纯电动车为何是一条短线 新能源车路径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