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面向未来的能源安全战略

2014-06-06 09:14来源:中国投资关键词:能源天然气石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安全观:系统保障能力

能源系统日益复杂的今天,能源安全早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能源供应充足的范畴,而是一个国家甚至多个国家彼此相互影响的能源系统性风险。今天能源安全的含义除了供应充足、价格可接受,还需要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社会发展要求。同时,一国的能源系统需要具有足够的弹性以抵御外来的冲击和风险,尤其是在受到冲击时不同能源形式直接相互转换补充的能力。

以美国在两次天灾中石油供应的教训为例。作为国际能源署最大的成员国,美国拥有100天以上的战略原油储备和庞大的国内原油生产能力。当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墨西哥湾时,尽管美国拥有巨量的原油储备,但由于墨西哥湾的石油炼化基地全部停产,美国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成品油供应危机。而在2012年,飓风桑迪袭击纽约后,尽管当时美国有原油也有成品油,但是由于飓风造成供电网络的损毁,电动油泵无法将成品油送到城市的加油站,再次出现了成品油供应危机。2008年中国南方的冻灾导致输电线路中断同样体现了类似非传统能源安全的挑战。

由此可以看到,能源安全既有传统能源供应的挑战,但现在更重要的是能源系统本身抗冲击能力和能源供应均衡性的挑战。另外,能源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也很重要。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将美国的这两次飓风与气候变化直接联系起来,但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已经确凿地说明,由于包括石油在内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气候变化将会增加飓风等极端天气的频度和烈度。而这会反过来威胁我们能源安全。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要增加能源安全不应该简单地将目光盯在能源供应来源和通道上,用传统的安全思想去担心只有在战争等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的能源通路中断,而是应该更多地注重整个系统的抗冲击能力,考察在未来气候变化或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挑战下整个能源系统的保障能力。

中国提高未来的能源安全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丰富的多元化奠定能源安全的基础。今天能源系统包括多个层次,从能源结构、发电技术、输送途径、储能方式、基础设施和终端用能设备,再到能源贸易的产品,交易方式和金融手段相比以前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只有通过丰富的多元化才能分散能源系统过度依赖某一能源供应和能源形式的风险,多元化的市场也能够鼓励竞争,提高能源生产与使用效率。

其次,重视国际多边合作和推动区域能源一体化。IEA作为能源多边合作组织已经证明了其在保障成员国能源安全上的作用。随着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版图的变化,IEA也迫切需要和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进行合作,保障国际能源市场的平稳。除了IEA,中国也需要推动与其他多边组织,如G20、上合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东盟(ASEAN)的能源合作。东亚区域内,中日韩作为3个主要能源进口国和贸易伙伴,能源一体化合作将有效降低整体的能源风险和避免不必要的竞争损失。通过建立互相联系的能源基础设施和市场,东亚3国将大幅增强能源进口的定价权和资源保障能力。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提高能源安全需要有面向未来的眼光。气候变化将从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和用能方式等各个方面对现有能源系统提出挑战。化石能源的消耗在未来将日益受到碳排放的约束。气候变化还会影响降水和水资源的分布,2012年中国水电发电量出人意料地创历史低点即暴露了中国水电建设所面临的长期风险。极端天气和气象灾害更是对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究竟是大规模集中式的能源基础设施还是分布式小型能源网络更安全,还需要更多科学的论证才能得出答案。(作者: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能源与气候项目常驻学者)

原标题:面向未来的能源安全战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