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环境管理驶上信息化快车道

2014-06-09 10:48来源:中国环境网关键词:环境信息污染物减排环境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户说 业务处室对系统的应用

环境监察局排污收费处副处长刘伟

信息能力项目对环境监管业务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首先,项目强化了基础能力建设,比如全国环保四级电子政务专网的建设,其对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上传和下达充分保证了自动监控数据的一致。

第二,项目完善了数据标准体系。信息能力项目进一步规范了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共享。

第三,数据库的建设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对于未来移动执法有很大的作用。

第四,现有的平台和应用为今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和移动执法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晓宏

信息能力项目对环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首先,日常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比如在以往的环评工作中都靠纸质文件进行受理和批示,并且现场办理耗时较长,自从系统建成后,现在项目受理和办结都实行了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且通过专网,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项目,而不至于在一两年之后再了解项目,有效地防止了重复建设和违规审批。

第二,评估能力建设有了提升。以往,与地方进行沟通的方式只能是现场会议,通过系统建设,我们做了一套会商系统,现在很多项目都通过这一系统进行项目沟通和审核。

第三,通过项目建设,获取了很多项目建设经验,对于我们即将建设的环评基础数据库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北京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陈海宁:

从北京的实际应用来看,首先项目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规范了标准,使得未来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有路径可循;第二,为地方环保信息化部门培养了一批信息化的人才,为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做了人才储备;第三,信息能力项目对各个区县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推动作用。

从对未来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义来说,北京将以信息能力项目建成的平台为依托,建设京津冀和周边地区信息共享工作项目的实施平台。

博览馆 信息能力项目主要业务系统

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

★功能: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为建立环保系统内部数据传输、交换与汇交的信息通道提供基础软硬件支持,实现能力建设项目新建应用系统和已有系统的数据传输与交换。

★应用:截至2014年5月,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已累计传输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统计、建设项目管理等各类业务数据约26亿条,累计数据量为276GB。

原标题:环境管理驶上信息化快车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信息查看更多>污染物减排查看更多>环境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