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120个城市环境信息公开指数排名公布

2014-06-11 13:2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陈媛媛关键词:污染排放污染源监测废水废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进步二:更多城市日常监管信息发布较为系统

日常监管信息,包括企业超标、超总量排放信息和环保行政处罚记录,涉及企业是否能遵守环境法规,是最为重要的信息。而在2008年开始的历次评价中,参评城市这方面的平均得分都十分有限。

在上期报告中,民间环保组织提出建议:全面、及时、完整地发布日常监管信息。

本次评价显示,虽然各个城市的日常监管信息公开的平均分依然只有7.13分(此项总分23分),但更多的城市改变了以往零散的发布方式,而是以较为系统的季报方式发布。

2013年~2014年度PITI指数评价期间,120个城市中一共有117个城市有季报统计,两个没有开展季报统计的城市是安阳、荆州。历史数据连续性强的城市有96个,其中北京等6城市提供了从2011年开始的历次季报。

同时,监督性监测季报发布的完整性提升。从2013年开始,有98个城市在公布监督性监测季报时公布监测数据,其中86个城市的完整性有提升。

北京市的监督性监测季报是从2011年就开始的,期间从未间断,并伴随着每一年度的年报。虽然北京市前两年只有季报的总结报告,但是从2013年开始,季报的公布中开始包含了监督性监测数据,公开的透明度有了质的进步。

浙江省的监督性监测季报对省内每个市的企业达标率都做了比对,并且与前一年同期的季报做出了比对,从省对市的监督情况开始,督促每个市加强对其辖区内企业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企业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能力。2014年,浙江省实际参加监督性监测检查的企业有1671家,未达标排放的企业有478家,其中废水未达标排放的企业有389家。其中,宁波的监督性监测平台可以自由选择企业,可查询企业一年内的所有信息,便于对比和跟踪,企业监测数据种类最多可达37种。

不足一:

企业排放数据披露体系亟待建立

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公开,有助于保护公众环境权益,也可以有力推动企业认识自身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而在社会监督下实现自主减排。

根据2007年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及2012年修订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强制性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较为有限。就排放数据而言,一般只有企业存在超标违规排放、超总量排放,或者发生重大、特大污染事故时,才会触发强制性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的义务。

我国一直倡导和推动企业污染排放数据的公开。2012年以来,法律法规在这个领域有了很大的进展。2013年实施的《危险化学品环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及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和转移信息公开义务;《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分别明确了环保部门对国控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和企业对自行监测数据的公开要求。

但是,企业污染排放数据的公开尚待落实。在升级PITI评价标准的过程中,PITI指数增加了对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制度的评价。首次评价显示,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制度的建立尚未提上议事日程,这也导致企业披露污染排放数据的进展极为有限。

根据评价结果,无一城市达到此项得分及格线。天津、沈阳得7.6分,并列第一。120个评价城市中,94个评价城市因未公布相关数据,不得分。

120个评价城市中,仅26个城市公布了污染排放数据,且这26个城市得分并不高。得分不高的原因是:一是由于公布企业数量远低于应该公开的重点企业数量,二是公开数据的污染物种类非常有限,与中国相关法规的要求和欧美以及日本依据PRTR制度所进行的公开有显著差距。

因此,民间环保组织建议,发布需要强制性披露的污染物名单,借鉴欧美成功经验和在线监测公开的良好实践,对建立统一平台提出法规要求。

不足二:

环评公众知情参与制度仍需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为从源头杜绝环境破坏而创立的一项制度。它通过对规划和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对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进行比选。

自中国确立环评制度,已经过去30余年。令人遗憾的是,“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

为什么中国的环评制度未能起到在西方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民间环保组织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仅仅复制了其技术评估部分,而忽略了对确保环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的公众参与部分。

2013年11月14日,环境保护部出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要求自2014年1月1日,环评报告书须全文公开。而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也确立了环评报告全文公开的要求。

此次评价显示,环评报告全文公开已经在部分地区取得重要进展,120个评价城市中,42个城市公开了环评全文。

原标题:120个城市环境信息公开指数排名公布 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公开尚待落实,此项尚无城市达到及格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排放查看更多>污染源监测查看更多>废水废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