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电源开发。支持清洁能源电量占总量60%以上目标的实现。西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中东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分布式和海上开发利用技术。
研究大容量集中和分布式电网储能技术,解决风能、太阳能出力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研究超净化的燃煤发电技术,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煤炭的开发利用开辟一条新路;研究高安全水平新型核电,支持沿海和内陆核电建设;研究开发基于清洁燃料(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等)的分布式能源和梯级利用技术,根据不同终端用户需求,构建区域新型高效能源系统。
2)电能传输和分配。支持实现西电东送(含北电南送)规模达到4.5 - 5.5亿kW以上的目标;支持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的规模化接入。
研究大容量新型(特高压和VSC-HVDC)直流远距离输电技术和直流输电网技术,支持在我国西部构建送端直流输电网,支持对传统西电东送直流线路的技术改造;研究中东部交流超/特高压受端电网的构建和运行问题,支持约占30%外来电力情况下的受端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开发新型智能化的有源(主动)配电系统和微电网,支持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分布式电源的规模化接入,提高电能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3)电能利用。支持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能在终端用能的比重,支持实现人均年用电量8000kW˙h以下目标的实现。
研究解决新能源电力入网难题,研究可再生能源多样化转化利用的技术,风能、太阳能波动和多余电力制氢、制甲烷技术,以及直接冷热利用技术;克服机制制约,与天然气管网、冷热管网合作,实现能源多样化传输和利用;将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与电网技术结合,开展智能用电研究,解决实现用户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机制和技术手段;研究建筑节能和发电技术,推动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逐步实现。
五、未来的图景和任务
按照“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理念,通过贯彻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推行强化节能措施,建议我国中长期(2030-2050年)电力需求按人均年用电量不超过8000kW˙h考虑,大致相当或稍离于法国、德国、日本当前水平。为我国2013年3963kW˙h的2倍。按人口15亿计,预测全国用电总量将达到12万亿kW˙h,是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5.32万亿kW˙h的2.25倍。
电力消费分区预测表明,中长期(2030 - 2050年)我国西部用电量占全国总量的26% - 27%,占比较现况23%略有增加。
按强化节能和清洁化约束,推荐人均年消费电量8000kW˙h(清洁电量占60%)的优化电力供应方案如下:
1)发电量。总量12万亿kW˙h。煤电40%(4.8万亿kW˙h),水电13.13%(1.575万亿kW˙h),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21 .88%(2.625万亿kW˙h),核电17.5%(2.1万亿kW˙h)、天然气电量7.5%(0.9万亿kW˙h)。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8日在济南、兰州同时宣布,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起于甘肃庆阳,止于山东泰安,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清洁能源nbsp;共建绿色地球4月2日,在蒙古国沙戈荒地区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奇迹#x2014;#x2014;思源清能自主研发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成功完成全球首个组串式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110kV电压等级的黑启动和孤网供电功能试验。当整个电网陷入深度昏迷时,这套中国智造的电力心脏起搏器仅用60秒便让瘫痪的电力系统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政企合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助力天津河北山西三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工程将架起“西电东送”新通道,助力电力保供和区域协调发展。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下称“大同—怀来—天津南工程”)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6月建成投运。届时,华北将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每年可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146亿千瓦时。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征程中,核心技术"卡脖子"之痛如何破解?能源转型的硬核支撑从何而来?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几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交出了一份震撼答卷。破局:直击"卡脖子"痛点的硬核突围,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告捷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表示,打造区域清洁能源枢纽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支撑。他提出,建设东南沿海负荷中心多元化清洁能源基地是打造我国清洁能源“第四极”的重要战略性构想。福建
5月8日,中国能建研发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迈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新时代。项目位于甘肃酒泉敦煌,是“敦煌全绿色电站基地”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单机功率660兆瓦
上文中我们讨论了在目录电价时代,由计划主导的用户侧分时电价存在的意义。(相关阅读:分时电价的底层逻辑(一):计划时代的用户侧资源)全社会的自然用电曲线会导致较大的峰谷差,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为此要付出的购电成本也将更多,所以需要通过分时价格信号来引导用户做常态化的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与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深度融合,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推进合作交流,并与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
4月24日,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协调组织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促成5~12月吉林、黑龙江、蒙东送上海绿电交易,成交电量2.02亿千瓦时。此次交易是全国首次跨区多省联供、直流接力的绿电交易。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外送能力强且送电曲线稳定。前期,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国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近日,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30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成功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构网型“护卫者”产品认证,成为目前业内获得认证的最大功率构网型组串式变流器。该产品在惯量特性、黑启动、过载能力等30项严苛测试中展现卓越性能,100%的测试通过率标志着思源清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关键
“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关键布局,旨在将西部清洁能源输送至东部高负荷需求地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国家电网作为中国的电力脊梁,始终不懈探索铸造“大国重器”。中国电力超级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示范项目,以1891.6公里的输电距离、640万千瓦的年
3月28日,±500千伏德阳—宝鸡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累计交换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通过跨区电力交换,累计替代发电用煤65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9亿吨。德宝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直流输电自主设计、制造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3月24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经过18个月的艰苦奋战,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顺利贯通。据悉,该工程全线投产后,年送电量预计达400亿千瓦时。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14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于2014年6月21-22日在北京举行,其主题为“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来自全国产业界和科技界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作为此次盛会的主题板块之一的——2014年度“十大电气创新企业及十大电气创新产品”发布活动,向行业公布了包括“十大电气创新企业”、“十大电气创新产品”的研究硕果。2014年度“十大电气创新企业
2014年6月21-22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14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在北京铁道大厦盛大召开。来自全国产业界和科技界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专家有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孙昌基,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庆波,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郝玉成,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师
6月21日,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主题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上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惠东先生从储能发展概况、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大容量储能及应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电力储能技术标准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分析报告。北极星电力网为网友整理报告内容如下:储能技术是涉及多学科的不断更新换代的战略性前沿技术。波动性、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引发电网稳定性,需要借助储能手段提高接纳能力。传统扩容方式受限于输电走廊布局等资源限制与负荷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引入储能能有效缓解矛盾,并延缓设备更新投资,提高网
6月21日,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主题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电网技术和装备)在北京召开。在会议上,北京电工技术学会微电网专委会、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宏对区域新能源微电网的规划做了研究报告。北极星电力网为网友整理报告内容如下:受国家能源局和北京市发改委委托,北京电工技术学会承担区域新能源徼电网(县级)规划编制工作。国家能源局委托函的精神是:分析某县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分布式特点,预测不同区域各种用能需求;结合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及能源需求特点,合理确定新能源微电网供电区域,各种可再生能源开展配比,最大比例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科学设计各
在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宏介绍了微电网的定位、边界、容量及典型模型造价分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内容如下:微电网的定位:微电网是接入分布式发电的配电子系统:它的本质是一个智能配电网;微电网应该是分布式发电与大电网之间的桥梁;微电网能够促进分布式发电高比例的接入上级电网,减少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对于电网的冲击,从而促进分布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总之,大电网的归大电网,电源的归电源,微电网是桥梁。让接不了的分布式发电能高比例接入,让不好用的垃圾电变得优质好用。让电力用户得实惠。综合各方情况,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