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电池市场正文

锂电池高昂成本困境 产业链暴动巨变

2014-06-30 14:59来源:OFweek 锂电网关键词:锂电池电动汽车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此伴随的是,随着锂电池性价比不断提升,加之各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正快速增长的全球电动汽车产量也将拉动巨大的锂电池材料需求。

在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上,有嘉宾指出,目前电池材料整体来看仍处于下降趋势,但部分新品种有望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而重生。以负极材料为例,有业内人士指出,3C产品中广泛使用的石墨负极在动力电池中依然保持成本和能量密度的优势,但是人造石墨由于在使用寿命、快速充放电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将在汽车动力电池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产业资本关注 并购动作频出

中兴派能公司总经理袁巍对记者介绍说,锂电池在汽车领域应用程度的深入,催生电池技术取得一系列改进:

“最先问世的是铅酸电池,这种电池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于汽车,但由于其个头庞大且极不环保,实现锂电池替换是必然趋势;接着出现了镍镉(NiCad)电池,这种可充电电池开启了便携式技术唱主角的新时代,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还有遥控汽车多采用这种电池;再后来出现了镍氢(NiMH)电池,电池容量或能量密度大概翻了一番;现在现代化的设备和电动汽车普遍使用锂离子(Li-ion)电池。”

但相关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终极目标的实现,实际上锂电池依然在迎接名字越来越复杂的电池技术。“比如锂镍锰钴氧(LiNiMnCo)电池,这种材料的特性很复杂,其他备受瞩目的几种电池还包括锂氧气电池和锂硫电池等。”

记者注意到,在锂电池作为汽车动力电池大踏步前进的同时,已经有不少产业资本开始对相关产业高度关注,其中部分龙头企业更是开始在并购方面动作频出,大有将整个锂电池产业链搅动成一潭“活水”的态势。

万向集团俨然成为极力拓展电动汽车锂电池产业的“开路先锋”。为解锂电池技术困局,去年万向集团花了2.56亿美元将美国电池厂商A123纳入旗下。

日前,后者在大洋彼岸也有了新动作,从莱顿能源公司(Leyden Energy Inc.)手中收购了20多项电池技术用于汽车锂电池生产。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交易包含20多项技术专利以及部分莱顿能源公司员工,这些员工将加入到A123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研究机构中。

业内人士介绍说,莱顿能源公司的不易燃电解液以及钛酸锂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的充放电,这些技术可以被用于汽车电池中。万向集团本次收购与数年前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实际上一脉相承。

原标题:锂电池高昂成本困境 产业链暴动巨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