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特高压输电能源经济环境效益巨大

2014-07-03 14:00来源:国家电网杂志作者:白建华关键词:特高压输电工程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能替代。东中部地区PM2.5成因复杂,来源多样,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化石能源消费是PM2.5的主要来源是不容置疑的。煤炭消费,特别是终端分散燃烧的煤炭利用方式,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不力、效果差,因此,减少散烧煤,用电和燃气加以替代,将是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内容。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采用电采暖替代燃煤锅炉、热泵替代燃煤锅炉、蓄热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电炊具替代燃煤炉灶等以电代煤方式,具有较大节能减排潜力。交通等燃油排放是大型城市污染的顽疾,发展电动汽车等新型交通,将成为未来城市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分析表明,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电气化铁路替代内燃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替代燃油公交、电窑炉替代燃油窑炉、电水泵替代油泵等,也有一定的潜力。初步研究表明,东中部12省份的“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可增加用电量7000亿千瓦时左右,减少的PM2.5的排放量,约占目前东中部12省份火电PM2.5排放总量的76%。

执行火电排放新标准。虽然近年来电力行业各类污染物排放绩效(单位发电量的污染物排放)均呈下降趋势,但目前的排放绩效与今年7月1日将开始全面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烟尘和二氧化硫与新标准相差3倍,氮氧化物相差7倍之多。因此,经过环保设施改造、加强火电机组排放监测,确保排放达标,火电PM2.5排放将较大幅度下降。测算表明,关停及改造30万千瓦以下机组后,东中部12省剩余火电严格执行火电排放新标准,PM2.5的减排量,约占目前东中部火电PM2.5排放总量的40%。

综合来看,通过小火电关停及改造、存量机组执行火电排放新标准两项措施,可减少的东中部PM2.5排放量,占目前东中部火电PM2.5排放量的78%。再考虑电能替代后,三项措施合计减少的东中部PM2.5排放量,约占目前东中部PM2.5排放总量的56%。

优化煤电布局,西部北部环境质量也将同步改善,全国人民将共享蓝天白云。改善东中部大气环境质量,国家已明确严控东中部地区新增燃煤发电,同时实施电能替代、继续关停小火电机组也对环境质量改善大有益处。这些都需要加大跨区输电规模,加大利用西部北部清洁的水电、风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也需要加快建设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

有人担心,加大跨区输电、建设大型坑口煤电基地,将增加西部北部地区污染物排放,是将污染转移到西部北部地区。实际并非如此。借鉴东中部地区的综合治理措施,西部北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也将同步得到改善。

以西部北部地区PM2.5减排为例加以说明,前述东中部地区小火电关停及电能替代,将需要合计约1万亿千瓦时的电量从西部北部能源基地通过特高压电网输送。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建设,西部北部外送清洁能源比例不断增加,同时考虑线损、厂用电等因素后,需要西部北部地区新增燃煤发电量约8000亿千瓦时,新增电煤消费量约2.5亿吨标煤。西部北部新增火电采用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的空冷技术,并严格执行火电排放新标准,将新增一定量的PM2.5排放量,但考虑西部北部地区存量机组按照火电排放新标准进行减排改造后,西部北部地区电力行业PM2.5排放量将不增反降,初步测算,净减排量约达70万吨。

实施小火电关停和电能替代,将需要在国家电网规划中原有跨区电力流的基础上,增加1亿千瓦以上的跨区输送需求。上述小火电关停和电能替代,在“十二五”及中长期国家电网规划中,已有所考虑;若要达到上述规模,经测算,东中部12省受入的电力流规模还将新增约1.1亿千瓦。

原标题:特高压输电能源经济环境效益巨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电工程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