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一家两代人的水电人生(图)

2014-07-08 13:16来源:中国电建关键词:水力发电水电站水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他,

马文慈,水电七局资深技术干部,清华大学高材生,1966年,作为12名进川干部之一,首入四川,扎根龚嘴电站建设,一待就是一辈子,用奉献将“脚踏实地”四个字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全家人。

她,

马丽慧,继承父亲衣钵——甘心情愿做一名普通水电人,同样奔走于深山大河之间,由最初的女电工、技术工人、综合员到部门主任、党支部书记,如今已成长为单位为数不多的女项目经理之一。

一个家,两代人,一个梦,从一点一滴浇筑混凝土开始,到一个个大小水电站成功蓄水发电,马丽慧一家传承着一份不一样的传家宝——用水电人皮实的身板传递七局人的水电梦。

父亲的水电梦

马文慈与铜街子水电站的合影

当了一辈子技术干部,对工地有深沉的归属感。

1958年,清华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毕业的马文慈,被分配到三门峡水电站,开始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追梦水电之途。

“工业与民用建筑应该是土建方向,不过在钢筋、混凝土、质安方面也有相通的地方,我猜测这是父亲干水电最原始的力量。”马丽慧说。

和大多数一线水电工人一样,父亲是“长于行,讷于言”类型的人。记事起,父亲给自己的印象就是不善言辞,唯独埋头专心做事。有着身为技术干部所与生俱来的严谨,对工人要求之严格,细微到绑钢筋时钢筋尺寸、仓号浇筑时水和水泥配比比例……像位时刻绷紧神经的战士,整天在工地现场盯着,有问题便前去解惑,不过关则严厉要求更正。

“印象中,父亲从我记事起就很少在家,常年待在工地,尤其1966年入川后,更是常年河南四川两地分居,但他似乎对工地有着更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整天穿的都是工作服。后来,七局壮大了,在彭山修基地,已经退休的父亲竟还跑去工地现场盯技术。我在福堂电站工作时,他去工地看我,名曰看我,自己却又是整天整天跑去工地转悠。”说起父亲的工地情节,马丽慧又好气又好笑。

梦想背后:对梦想偏执的爱意,强大的后盾支持。

父亲在工地的时候有过一次煤气中毒,很严重,竟然对家人缄口不提,只是那之后本就少言寡语的父亲变得更加木讷,有一次在仓号都把右手摔骨折了,却毫不影响他常驻工地现场的决心,直到退休。“只有我知道,他是真的爱他的岗位和职业,那些外人看起来恶魔一样的潜在危险对他来讲跟下酒菜一样。”

“母亲在解放初期就已经是县团委、妇联的干部了,那时候培养一个少数民族干部是极不容易的,但当时的情况,父亲常年在工地,家中尚有三个妹妹两个弟弟需要照顾,母亲二话没说跟单位辞了职,回归家庭,让父亲能专心事业无后顾之忧。她常常挂在嘴边的都是‘带孩子是最有功劳’的。”说到母亲,眼前众人眼中遇事冷静淡然 的“女强人”却也柔情地有些哽咽。

女儿的水电梦

马丽慧(左)在工地

复制父亲的人生轨迹,一步一个脚印成就更骄傲的水电花朵。

成长中与父亲相处时间虽短,但在马丽慧心中,父亲一直是偶像一样的存在,从小便想考上大学,成为父亲一样优秀的高材生,做一切有用、有意义的事情。但人事之无定数,谁又能完全把握得住?马丽慧从不曾想到,一路走至现在,不过因为高考那年一次小小的偶然。

1987年,在马文慈建设水电站三十年后,女儿马丽慧踩着自己曾走过的路,也成为七局的一员,尽管在很多外人看来,这是多么的顺理成章。

铜街子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东西关水电站、大源渡、耒中、姜射坝、色尔古,四川——河南——湖南——四川,技术工人、综合员、部门主任、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而今,入行已然也三十年的马丽慧,辗转大大小小水电站十几个,整个中国东西南北地奔走,职务岗位不停变换,“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无数。最终,跟父亲当年一样,也陷入常年驻扎深山工地的循环。在逐渐爱上自己的职业时,在看到参建的水电站投产发电时,自己竟也有些不敢相信其实最初的理想是做一名天天与小孩打交道的人民教师!

原标题:【中国梦•我的梦】不一样的传家宝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发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