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我国拟出台环保类人才培养国家标准

2014-07-12 01:02来源:新华网作者:曹典 齐健 吕秋平关键词: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继中共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史上最严环保法修订案后,中国教育部门或将出台专门针对环保类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

10日,《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会上发布,旨在以统一的国家标准来规范高校环保类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家对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目前的人才供给却难以满足。

“我们调研发现,中国有近200所高校设置了生态环保类相关专业,可人才培养和国家需求却相距甚远。”中国教育部高校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雷光春说,比如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比例不足30%。

“假如现在要恢复一片湿地,水土保持专业的毕业生能否制定出具体方案?当地居民的损失怎样得到合理补偿?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人才还很少。”雷光春说。

雷光春及其团队对4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后认为,各高校环保类专业最初建立时缺少准入门槛,具体教学课程设置、考核标准等也是各自为政,缺少统一规范的国家标准。这导致毕业生就业时,难以对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人才需求。

为解决这个矛盾,在教育部的委托下,雷光春及其专家团队拟定了这一环保类人才培养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他们希望该成果2015年能作为正式国家标准由教育部发布。

记者看到,目前该标准适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详细规定了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效果、实习要求、经费投入、就业率等,强调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直接为生态建设服务。

除了重视对环保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规范培养之外,目前中国很多商学院和师范类院校中都开设了环境责任教育的相关课程,培养未来商界领袖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东宁说,他最早尝试开设的生态文明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选修课,逐渐被学生接受后成为必修课程。

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道立介绍,今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环境教育课程将向社会和中小学生开放,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创新思维。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通过教育和人才培养做支撑。”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说,“在这一点上,高等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原标题:中国着力培养环保人才 拟发布相关国家标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保护查看更多>水土保持查看更多>生态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