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浙江:特高压释放多重福利

2014-07-15 15:46来源:国家电网杂志作者:翁芸关键词:特高压电力输送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样的网架结构使得浙江的供电再无后患之忧,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浙江是台风、冰灾高发省份,如2008年冰灾、2013年“菲特”台风均对浙江省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在特高压“两交两直”工程建成后,浙江省以特高压交直流站为中心构建坚强的500千伏主网,将极大提高电网抗事故的能力。

同时,“两交两直”特高压工程全部投运后,能新增交流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直流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全面增加供电能力约2500万千瓦,是现有受电能力的3倍。“十三五”期间,随着特高压交流送入电力的进一步加大,浙江电网各特高压站的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其送出线路也将相应增加。

清洁电网更放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且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的大局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资源、能源,而我国的能源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耗以燃煤为主,一次能源中有70%是燃煤的消耗,而燃煤超过一半用于发电。

“一条溪浙特高压直流线路,可从四川直接运来800万千瓦的电力,这相当于三到四个兰溪火电厂的发电总量,” 记者在金华换流站采访时,项目部副经理廖玉龙这样说道。

从浙江省内电源建设条件来看,浙江省规划大型厂址多为煤电、核电。一方面,核电装机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且在建核电站的审查和新上核电项目的审批日益严格。“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规划新(扩)建3座核电站,总容量516万千瓦,仅秦山核电二期扩建的机组能参与2013年平衡,方家山核电以及三门核电一期均延后至“十二五”末投产,“十三五”期间建设的核电目前也仅有三门核电二期250万千瓦取得国家能源局的前期路条。

另一方面,由于煤电装机的建设受电煤保障、环保容量、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制约,规划建设规模逐步缩减,在沿海地区建设电厂送出工程的难度及造价也日益增加,不适应总体资源的统筹发展。

况且当前电力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给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今年以来,浙江出现了大范围雾霾天气,部分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达到重度级别。密集分布的燃煤电厂成为雾霾天气和PM2.5超标的重要原因。因此,电力是国家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改变目前单纯依靠运煤的能源输入方式,建设特高压电网,实施输煤与输电并举的能源输入方式,一方面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特别是解决由过去输煤到输电,解决就地平衡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平衡;另一方面,通过特高压建设,有更多的清洁能源,风、光也包括水电,能接入电网,能够更远距离地传输,来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国网浙江电力发展策划部有关负责人说。

浙江特高压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就地平衡”观念,即哪里需要电力,就在哪里建电厂。将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送到浙江,既满足了当地能源的消耗,又解决了排放的问题。

预计2020年,浙江省最高用电负荷达9000万千瓦以上,需从区外调入电力2400万千瓦以上。而如果依靠在当地建电厂,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污染环境,成本也大。特高压入浙,从根本上保护了浙江的生态环境。未来,浙江将形成依托特高压电网、以清洁能源为主、电为中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格局,从根本上缓解雾霾问题。

原标题:浙江:特高压释放多重福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电力输送查看更多>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