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外资冷观中石化混改背后:早已渗透 初具规模

2014-07-21 10:59来源:新金融观察作者:郗岳关键词:混合所有制中石化中石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瓶颈犹存

昭邑零商首席顾问刘晖曾到BP在广东的加油站便利店考察,发现其商品品类非常丰富,利润水平高于中石化的易捷便利店。他告诉记者,广东的BP便利店,单日单店营业额最高可以超过2万元,最少也要超过6000元。

不过,BP便利店在广东的成功也难以复制到全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闻部主任王洪涛对记者说,加油站便利店主要受众是流动人口,广东省恰是人口流动最活跃的省份,而且汽车保有量很高,特别是在珠三角一带,开在高速公路或郊区的加油站,避开了城区密集的便利店竞争,自然收益最好。

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加油站便利店都能获得良好的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外资巨头多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布局加油站网络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如今外资巨头在中国油气领域的投资,会更有针对性,不会再像最初进入中国时那么盲目,中石化整合全国范围内成品油销售和便利店资源来吸纳投资,能取得多大成果还有待时间慢慢验证。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成品油零售市场相对活跃的广东省,中石化仍掌握着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外资公司及中外合资公司的份额还不足1/5。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在广东新建和收购加油站都很难,比较可行的方式是与其他拥有加油站的非‘两桶油’油气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加油站。”

从处于垄断地位的中石化手里分块蛋糕始终是非常困难的事。有分析人士称,对于中石化,这次混改除了引资的目的外,只有那些能帮助中石化扩大盘子、让双方共同获益的民资和外资才更有可能被其接纳。

中国对于外资企业在石油领域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2005年开始,道达尔与中化集团合作成立成品油零售网络公司,且制定出在华投资500座加油站的计划。但8年过去了,这项计划进展得并不理想。道达尔驻中国总代表努北堂告诉记者,对于外企,在中国建设加油站没有宽松的自由度,虽然公司希望扩大网络,但是相关许可证只有中国石油公司才能获得,因此我们没有办法前行。

此外,对于外资加油站的经营活动,上游的供油公司也进行着隐形干涉。比如外资加油站因为销售利润高,往往会进行较大力度的促销活动,但是供油公司会以担心其扰乱成品油供应市场为由,对外资加油站限制供应。国有加油站很少进行油品优惠活动,所以国有石油公司真正担心的是,外资加油站的促销活动会挤对自己下属加油站的市场。

在中国获得成品油批发牌照的公司中,大多数是“两桶油”下属的石油销售公司,道达尔一直希望获得批发牌照,同时也是为了减少中国成品油价格管控的风险,但是目前没有实质性进展。

道达尔CEO马哲睿曾坦言,若批发权能够成为中国石油公司改革的一部分,将帮助道达尔重新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我们现在的市场份额非常少。”

原标题:外资冷观中石化混改背后:早已渗透 初具规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混合所有制查看更多>中石化查看更多>中石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