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最严火电排放标准“落地”障碍何在?

2014-07-22 08:49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贺春禄 黄张根关键词:火电厂火电企业五大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运行“偷工减料”

基于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效益向好,目前国内火电企业已基本愿意接受这一新标准,但是否都能达到这份比欧盟、美国等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经过这两年对环保设施的改造,目前国内大部分火电企业都已经能达到新标准的要求。” 冯伟忠说。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咨询中心主任曾鸣也对记者表示,预计新标准的实施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截至目前,我国发电则依然是国企的"天下",主要依靠国家承担这部分的环保设备的改造成本”。

由于这一最严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早已公布于众,企业已有较长时间更新设备、调试技术。尽管补贴资金尚不能完全覆盖增加成本,但也不影响大多数企业正常运营。

可是,虽然技术上并不存在障碍、经济方面也不存在问题,但企业在实际运行中却往往会“偷工减料”。

今年6月底环保部发布的《关于对2013年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企业予以处罚的公告》显示,被重罚的脱硫造假19家企业中有16家来自能源行业,其中更是不乏大型国有火电企业。

记者了解到,国家在收购电厂所发出的电力时,每度电会多支付0.015元作为电厂建设和运行脱硫设施的补助,0.01元用于脱硝补助。从上述处罚可以看出,许多火电企业并没有将这部分补贴真正用于脱硫及脱硝设施的运行。

“之所以出现火电企业脱硫脱硝设备运用效率不足,企业自身的懒惰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对记者表示。

冯伟忠也指出:“火电企业改造后的脱硫脱硝设备运行费用比较高,这对企业是一个长期付出的过程。少数电厂往往在运行中会偷懒,补贴照拿但却"出工不出力"。”

原标题:最严火电排放标准“落地”障碍何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厂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五大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