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协调监管需新法
目前,我国涉水监管部门很多,如现有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负责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监督,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水环境监督管理则以环保部门为主,多部门分工协作。
“流域管理‘多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流域管理体制没有真正理顺,国务院行政法规明确的涉水部门大概有12个,所谓九龙治水,以及条块分割,在流域管理上矛盾尤为突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委环资处处长张弛说。
张弛表示,流域管理非常复杂,涉及水资源、水环境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
水资源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大法已经确定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了从中央到地方如何进行管控。具体而言,流域管理主要涉及大江大河,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也就是水利部门负责,主要是条状形式;区域管理则由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以块状形式为主。
水环境方面,根据《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新修订的《环保法》,则是实行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多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地方政府为主。
“比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最早立法建立流域管理体制的。美国模式是半官半民的;欧洲莱茵河的管理模式则是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各自发挥不同作用。由国外经验来看,虽然因河而异、因地区而异,但一般规律都是从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综合治理、综合管理模式转变。”张弛介绍说。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经济研究处处长钟玉秀认为,莱茵河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
一要有法律保障,可以采取各省立法机构签署协定的形式,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各省的职权责任,作为指导整个流域开发利用保护的法律依据。上下游之间,各省市、各部门要相互信任和合作,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定期就相关工作进行协调。
二要有明确的生态目标,以珍贵水生物的恢复来衡量治理成果可能比水质指标更为合理。开展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都需要采用。
三要运用科技手段,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进行水质在线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公布。
四要让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确保决策的公开透明和可操作性。比如在立法过程中,确保沿河企业、居民代表及有关的NGO组织等能够参与讨论。
五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贯穿于流域开发治理的方方面面。
破除矛盾求新变
张弛认为,当前长江流域管理主要面临3对矛盾:一是水污染流动性与环境污染防治行政分割性,二是局部开发的盲目性与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三是区域发展的阶段性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性。
“长江仅干流就流经11个省市,沿江220多个城市生活污染及工业废水也排入长江,但污染治理上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沿江各地开发的时候也都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很少从长江水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保护来考虑。另外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发展的阶段不一样,环境保护要求也就存在差异性,比如江苏已经进入城市化中后期,如果拿相应的环保标准去要求上游地区,上游地区是做不到的。因此,这3对矛盾只有通过国家层面统一立法才能破除。”张弛说。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了“三先三后”原则,即:先保护、后建设,先规划、后开发,先环评、后立项。
张弛建议,长江流域的全国性立法,在指导思想上也要明确保护优先原则。强调综合管理,不能再各自为政。
共同立法绘新景
张弛认为,要综合管理,首要是进行综合决策,只要是沿江地区的新上项目就要按照长江的法定原则来执行,从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确定哪些项目能上或者不能上,禁止随意开发,禁止随意滥用长江岸线资源,禁止随意向长江排污。
同时要开展综合治理,国家要出台综合治理的标准和要求,例如统一污染排放标准,统一进行监控,统一实施控污减污的措施等。
张弛表示,立法机构组成上最好是开展立法协作,把中央立法权威性和地方立法积极性相结合。比如考虑以中央立法机关为领导,干流的11个省市立法机构积极参与,组成这样的立法机构来对长江流域共同立法。这样既能发挥中央立法的权威性,也能兼顾到各地的利益诉求,调动地方积极性。
“流域的管理体制也需要理顺,上下游关系、上下级行政机关关系、纵向和横向关系,都要理顺。针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明确管理部门,明确职权和责任,实现权责对等,不能只给权利不承担责任。总体来说,地方要服从流域,流域要服从国家,国家要建立大河管理的综合模式。”张弛说。
水利部原副部长翟浩辉则表示,长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未来饮用长江水的人有8亿左右,要把长江流域的污染防治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严格执法,“现行的水环境法律法规很多,更多时候是在法律的执行力上打了折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7819万元)分配方案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间,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并将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公示日期:2025
通知文件会议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创新目标任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生态环境质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并调整部分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652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8739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376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43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4年云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其中包含88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4年云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州、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关于“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1月29日发布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与产品指导目录(第八批),本目录共包含用于白酒废水处理的同步脱氮-自养脱氮联合处理技术、上流式多相循环抗钙型厌氧反应器、DMBR双膜内循环生物反应器、上流式多相废水处理氧化塔等四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按照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有关要求,经审核,共3个项目符合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申请要求,本次拟支持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2443万元。
《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经由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
11月15日,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汕头市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意见建议的公告,以加强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条例(草案)》适用于汕头市行政区域内练江流域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活动。本条例所称练江
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管理水平,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1月13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活动。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11月8日发布《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一审修改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一审修改稿)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
近日,葛洲坝(英德)水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市政设施管理,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天然水收集与分配,建设工程施工。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波水清景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英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北极星水
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试行)》,于2015年1月1日起试行。此项工作由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现将2022年上半年核算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核算结果2022年上半年,全市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
2月25日,省财政厅发布水环境区域补偿最新数据:“十三五”期间全省共筹集补偿资金14.87亿元,带动各类投资超过53.5亿元,共支持全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416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等方式,极大地调动流域上下游地区积极性,共同推动流域上下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早在2007年
12月3日,北京市水务局通报了今年1-3季度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实施情况,总体核算结果显示,2018年1-3季度,全市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约为3.43亿元,同比减少55%。其中跨界断面补偿金约1.23亿元,同比减少74%;污水治理年度任务补偿金约2.2亿元,同比减少20%。在跨界断面水质补偿金核算上,经核算
为强化水环境保护责任,加快推动全省流域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从2017年起,吉林省开展实施了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近日,吉林省环保厅根据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数据,完成了2017年度全省水环境区域补偿核算工作。2016年,吉林省在深入调查硏究的基础上,结合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实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扬州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试行)》于近日印发,以强化水环境保护责任,改善水环境质量。详情如下:扬州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水环境保护责任,改善水环境质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一、总体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天津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已经于近日印发,旨在落实水污染防治属地责任,调动各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性,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全文如下:
今年1月开始,江苏省扬州市全面推行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从原有的5个补偿断面增加到21个。记者了解到,根据流域治理形势需要,扬州市所有区域补偿断面均采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3个考核因子,每月开展4次监测并得出数据。究竟如何进行采样?昨天,记者跟随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直击保障河相别桥
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试行)》,于2015年1月1日起试行。此项工作由北京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现将2017年前三季度核算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核算结果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应缴纳水环境区域补偿金总额为75403万元。其
江苏无锡率先启动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增加区域水环境补偿断面,总磷指标补偿标准提高至其他地区2倍以上自26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惠山区在生态环保方面举措可谓实打实。今年以来,惠山区围绕结构调整、治污减排、生态保护、监管执法等,动真碰硬,全力打响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攻坚战。副区长刘俊伟表示,
今后,治污不力的上游区县不能再任性向下游排水。北京市开始试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上游区县向下游区县排水时,需进行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如果水质不达标,将给下游区县政府治污补偿。记者近日了解到,一季度各区县共需缴纳补偿金3.3亿元。根据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试行)
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近日原则通过了《北京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依照《办法》,2015年1月起,北京将首次试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上游区县向下游区县排水时,如果水质不达标或者变差,将按照每断面每月30万元的标准对下游区县予以补偿。按照“谁污染、谁付费”原则补偿水务部门将在区县交界处河道设置水质监测断面,按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个指标进行考核。目前考虑设置监测断面40个,基本覆盖了北京市主要河道的支、干流。向下游区县排水水质不达标或比上游来水水质变差一个水质功能类别的区县,将按照每个断面每月30万的标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