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技术正文

《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技术简介(1—5)

2014-07-28 09:4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低碳技术温室气体排放分布式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技术鉴定情况

该技术于2010年获得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2010年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目前已获得19项太阳能热泵系统相关领域的实用新型专利。

八、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蓟县水务局、山西武警总队等。

典型案例1

案例名称:蓟县水务局采暖工程

建设规模:5400m2办公楼采暖。项目建设条件:针对新建或改造楼体,工程承载满足集热器的承载(≥80kg/m2)。主要建设内容:蓟县水务局第四自来水厂办公楼及附楼(建筑面积5400m2),太阳能热泵分布式采暖项目的安装调试。主要设备为太阳能中高温集热器、中高温蓄能器、吸收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等。项目投资额162万元,建设期5个月。年减排量252tCO2,年经济效益为13.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6年。碳减排成本为500~700元/tCO2。

典型案例2

案例名称:山西武警总队采暖工程

建设规模:3800m2办公楼和职工食堂采暖工程。项目建设条件:针对新建或改造楼体,工程承载满足集热器的承载(≥80kg/m2)。主要建设内容:山西武警总队办公楼附楼,太阳能热泵分布式中央采暖项目的安装调试。主要设备为太阳能中高温集热器、中高温蓄能器、吸收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等。项目投资额114万元,建设期5个月。年减排量178tCO2,年经济效益为9.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7年。碳减排成本为500~700元/tCO2。

九、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

除我国北方大多数城镇外,南方部分有条件的城市也将逐步实现冬季供暖,而采用新能源的分布式供暖系统将有力地缓解我国建筑能耗增长过快的势头。同时,可改善因供暖引起的环境问题。预计未来五年,该技术在全国建筑行业可推广约1%,实现的年碳减排能力为300万tCO2。

4 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一、技术名称: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建筑行业太阳能资源Ⅲ类及以上地区的中高层建筑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在建筑领域的热利用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新建建筑中高层建筑比例逐年增加,大部分新建住宅项目在设计阶段并未考虑利用太阳能,且传统的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条件又受到较大限制,所以太阳能总体利用比例较低。由于该技术不占用建筑屋顶面积,且不受楼高的限制,在高层建筑应用潜力较大。目前该技术已在济南、郑州、西安等地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为高层太阳能热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技术查看更多>温室气体排放查看更多>分布式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