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微电网评论正文

未来将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体

2014-07-31 17:30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微电网智能电网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卢强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第八、九届中央副主席。著作有《电力系统最优控制》、《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及《非线性控制理论与电力系统动态(英)》,被公认为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和非线性最优控制学科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973计划“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完成过“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稳定控制”、“电力系统智能控制”、“三峡发电机组非线性励磁”等十余项重大科研项目。近年来,创建了电力系统混成控制理论,为建设我国智能调度系统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东北、上海电力系统和深圳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跟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燃烧有何关系?

卢强:关于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多种的: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厂、汽车尾气排放(在道路堵塞时,其排放尾气是正常行驶的4~5倍)、建筑的野蛮施工(水泥、沙料乱堆放,“完工”后不加清理)、冬季分散式取暖方式等依然存在,再加上中国特有的大火热油的烹调方式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烤肉串等等。讲到煤炭的利用,我认为起码应该有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煤炭要变成煤化气加以利用,应当多烧气而不是只烧煤粉,所以煤的气化和液化工程应当成为煤炭革命的主流。煤炭革命不是说不用煤炭,而是要用好的煤炭 (含灰量和含硫量低的),我们应当改变煤炭的利用方式。现在我们也跟很多国家进行了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合作。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它对石油的依赖度降低约30%,未来我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有可能变成煤化气大国。有人说,煤的气化要花成本,这里有个根本问题要解决,就是我们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民对蓝天白云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原标题:卢强院士:未来将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微电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