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发改委公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涉及风水火电规划

2014-08-05 11:4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燃煤机组风力发电抽水蓄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使贵州省成为资源能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先进典范。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3万元,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工业结构显著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2.42%提高到8%,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所占比例达到50%。

——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降耗、碳强度下降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1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1%,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0%,绿色矿山建设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保持优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6.4%,森林覆盖率达到52%,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35%和30%以上。 ——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比例达到100%,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70%,有关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0%。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政绩考核、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资源环境生态信息公开等制度全面落实,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更加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基本形成。 表 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略)

三、主要任务

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和规划,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环境保护,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生态文化体系。

(一)构建科学的空间开发格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把适宜开发的国土空间开发好,把不适宜开发的国土空间切实保护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各市、县政府负责落实全国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本市、县的主体功能定位,在本市、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中,明确各功能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等。到2020年,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4.1%以内。

1、城镇化空间格局

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尊重自然格局、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坚持产城互动,形成“一群、两圈、九组”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以贵阳中心城市为省域发展主核,加快贵安新区建设,积极培育黔中城市群,着力打造“贵阳—安顺”及遵义两个都市圈,推进构建以六盘水、毕节、都匀、凯里、兴义、铜仁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盘县、德江、榕江等一些新培育的区域次中心城市为依托的九个城市经济圈(城镇组群)。以干支线机场、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网络节点

为重点,培育一批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加快重点建制镇发展,形成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现代城镇体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机组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抽水蓄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