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评论正文

争夺新能源发展主导权

2014-08-07 09:53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作者:于宏源关键词:新能源风电产品双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裁定美国2012年对华光伏“双反”违规后,美国再次启动“双反”调查,初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

2012年以来,中国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新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和中欧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笔者认为,这些事件不仅是因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影响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新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全球能源治理关键词——功利主义与全球主义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国际能源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都是国际体系内的突出现象。

功利主义和全球主义是理解能源治理问题的两种取向:从能源功利主义出发,欧美通过贸易和投资手段提升竞争力,通过遏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创新来维护领导地位,在能源博弈中保持既有欧美垄断的霸权体系;从能源全球主义出发,世界各国为了建立开放和公平的国际能源市场,需要促进能源贸易,加强能源投资,保障过境运输,提高能源效率,保护能源环境,维护能源供应安全,保证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资源安全。

在国际体系的权力转移过程中,基于能源资源不均匀分布造成的大国冲突是产生能源功利主义的重要原因。能源功利主义来自欧美对于全球能源权力转移的担忧,能源权力转移既有资源层面,也有能源创新层面。

在创新领域,从全球经济权力转移的历史演变来看,当前新能源创新是能源气候博弈的核心,国际体系重大结构性变化的前提和条件是能源权力结构的变化,即出现了下一代能源的主导国。

气候变化危机为权力竞争带来了新的机会和特征,许多研究将国家竞争力变迁和技术投资与降低气候变化成本联系起来,并指出欧盟推动气候变化谈判,不仅使其在全球治理中占据主动,也为提升创新优势奠定基础。

全球主义首先来自相互依存。丹尼尔˙耶金认为面对能源挑战,世界各国在同一条船上,各国具有共同的利益,包括石油供应自由和降低环境灾害等方面。各方必须对一体化这一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只有一个复杂的能源体系,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安全就在于这个一体化大系统的稳定。

因此,全球能源合作,不仅是生产国的需要,而且是消费国和过境国的需要。能源安全是全球性大国推动能源全球主义的共同诉求。从国家经济发展和战略安全的角度看,正是基于能源危机引发的能源安全这一刚性需求的普遍一致性,推动了各国在国际能源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协调与合作。

原标题:争夺新能源发展主导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风电产品查看更多>双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