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充电设施市场到底缺什么

2014-08-07 15:45来源:能源评论作者:廖宇关键词:充电桩电动汽车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内供电企业宣布放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并以此作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尝试,已经2个月过去,除了号称“我不是汽车”的美国特斯拉公司高喊着要把充电站铺满北京到上海的沿线,市场上真正令人惊喜的变化和产品尚未出现。

同期的冷清也出现在ICT领域,比如工信部允许虚拟运营商从移动联通电信放号经营后,真正引起业界震动的新服务和新产品也并不多见。

从更多选择到更好选择

在一个本来就技术性垂直垄断的市场,如果开放一部分运营权给其他所有制经济,是不是真的能起到活跃市场,提高市场产品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良好的市场发展呢?

虽然世界各国中与中国情况相似的不多,但在有限的借鉴样本里,依然可见端倪。比如德国1998年起开始的电力市场自由化改革,10多年的时间里,德国在配售电侧一共出现了大约900家大小不一的售电公司。

对于一个只有云南省大小,不到1000公里纵深的国家来讲,这么多的售电公司无论如何是略多了一些。由于允许跨区跨国跨行业运营,因此同一个地区的人,比如说北京市的居民,将面临着海南售电公司和珠穆朗玛太阳能发展公司等起码几十种五花八门的各种优惠包。眼花缭乱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设想中的社会多端充分竞争并未实现。电力市场开放后,表面上增加了几百家售电公司,但是如果细细分析这些公司提供的产品和价格,可以说是虽各有千秋但大同小异。市场上虽然出现了更多的选择,但是更多的选择并不代表一定出现更好的选择。如果人们再进一步分析这些售电公司的股权资本就会发现,背后依然与几大能源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真正有颠覆性和创造性的改变依然步履维艰。

原标题:充电设施市场缺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