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中国核电“出海”

2014-08-07 15:54来源:能源评论作者:成杨关键词:核电核电技术核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正逐渐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

自2013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欧洲15国探讨核电领域合作后,核电外交与高铁外交一道,开始逐渐成为能源领域对外交流的主力军。

今年3月开始,中国核电国际合作开始进一步加速。最近数月,国内几大核电集团先后与俄罗斯、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签订合作协议,拟在核电建设、核电站运营和维护、燃料供应等领域展开合作。

核电缘何突然成为领导人外交中重要的一张牌?在核电“走出去”背后,政府的考量是什么?中国核电企业准备好了吗?

两大因素促核电走出去

2013年起,“走出去”逐渐成为核电领域不容忽视的关键词。核电巨头积极参与海外项目竞标,“核电外交”也成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新看点。

核电“走出去”从2013年起不断升温,与整个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一方面,各国政府开始前所未有的重视清洁能源的发展,由于核电是除了水电,最为廉价、不需要政府补贴的清洁能源,核电出口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核能大国俄罗斯的核电推销颇能体现这一特色,该国的核电出口方包括白俄罗斯、捷克、中国、印度、孟加拉等,均在俄罗斯及苏联的影响力范畴内。逐渐拥有核电自主产权的中国,自然也希望加入全球核电出口俱乐部。

另一方面,核电设备商需要通过走出去解决产能过剩问题。2006年起,中国核电进入批量化、产业化发展阶段,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前,业内一度认为,核电市场发展规模将以每年开建10~12套百万千瓦机组为标志。而福岛事故的出现,迫使高速发展的中国核电建设戛然而止,核电设备商们的年均订单最终定位在4~6套的水平,仅为国内产能的一半左右。面对产能过剩的困境,“走出去”成为必然选择。

三巨头加快走出去步伐

国家领导人出访讨论核电,为核电企业的“走出去”之路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国核技”)三家运营商的“走出去”脚步也明显加快。

目前拥有全国64%在运机组生产运营和51%在建机组工程建设的中广核,正将欧洲市场作为“走出去”的目标市场。

2013年10月17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就在英国投资建设欣克利角核电站签署了投资合作兴趣函。2013年11月,与罗马尼亚签署切尔纳沃德核电站3、4号机组合作意向书,成为该项目的总承包商和将来的运营方是中广核的长期目标。2014年3月26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进一步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工业合作原则协议(ICP)。6月18日,中广核英国办事处亦在伦敦揭牌成立。7月,中广核在法国注册成立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

上述重大事项之外,根据中广核资料,该公司已与南非、白俄罗斯、泰国、越南、乌克兰等国签署相关核电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为泰国培养了第一批核电中高级管理人员,与土耳其、英国、马来西亚、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建立了多方合作、沟通、交流的渠道,也在积极探索与国际主要核电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国际核电市场。

另一家核电巨无霸中核集团同样将“国际化”作为今年的战略重点。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对记者明确表示,市场化、国际化是公司的发展方向,今年在海外有两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

事实上,中核集团是国内最早实现走出去的核电企业,2000年6月,由中核集团承担的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并网发电,恰希玛核电站二期项目也于中巴建交60周年时竣工,2011年开始并网发电。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是目前中核集团在海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项目造价95.9亿元,预计6年内完工。

中核集团目前在亚洲、南美、中东地区具有核电合作项目在洽谈,多数处于前期市场培育阶段,在人才培养、小型研究装置设置方面展开前期合作。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核技与土耳其、南非及英国等地的核电项目保持密切接触,以期输出CAP1400技术,不过尚未有明确重大进展。但国核技依然将“走出去”作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表示将要落实核电走出去战略,加大海外核电市场开发力度,凭借技术、品牌、能力和信誉步入国际市场。

原标题:中国核电“出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