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全面解读】中兴2014年年中报 深度分析发展战略

2014-08-22 11:20来源:通信人家园关键词:中兴电力通信年中报信息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一个战略性升级档期里看到的四扇机会窗

2008年的金融危机前后,北电、摩托先后卖掉了自己的电信设备业务,加上中国3G建设大干快上,熬下来的中兴成为电信设备行业的第五名;但是,当时的中兴并不具备更进一步的实力,在接下来的欧债危机冲击下、在中国后3G的投资大跳水中,甚至出现了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财年亏损,此后两年多时间公司都在为历史欠账、管理短板埋单。

今天,中兴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战略机遇期,拥有可以自我突破、更上一层楼的四扇机会窗:

第一个机会窗是4G。中国的4G建设给中兴华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短期的利润,毕竟其高峰只能延续到2015-2016年,机会还在于,中国的4G规模建设速度仅次于美国、日韩,而领先于欧洲大多数国家,这种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对比3G时代,华为依托在WCDMA上更强的积累、抓住了HSDPA升级和分布式基站创新的机会在欧洲打开了缺口,到了中兴意图规模进入欧洲的时候,只能纯粹靠着搬迁进入,过高的成本、更晚的节奏已经不能称之为机会窗。现在,4G时代给了中兴更好的机会。

第二个机会窗在于国家信息产业战略、特别是信息安全战略。在中国投资占GDP比重已经过高的背景下,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铁算得上是少有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投资的领域,特别是去IOE背景下的信息安全投资、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和政府信息化投资,一个是重大的替代性机会,一个是全新的增量市场。原本在这些市场上,领先厂商全部是美国企业为主的外企,现在可以看作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在这个市场上,华为中兴联想浪潮等是少数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又以华为综合实力最强,中兴次之。

第三个机会窗是手机市场的大洗牌。对于中兴来说,这一波手机市场大洗牌对公司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但是,如果细看起来,依然机会大于风险。首先,在全球市场上,以华强北为代表的白牌手机一度占据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市场,在小米、中华酷联的联手绞杀下,这个市场已经大幅萎缩(下半年小米、联想、酷派三家都可能在499价位上推出4G产品对白牌、甚至多数小品牌进行坚壁清野),预计到明年白牌手机市场将会下降到15%左右甚至更低,未来可能会低于10%,索尼、LG和微软手机都没有扩张的理由,三星也会受到更多削弱。而能活下来的主要是中国大型厂商,中华酷联、小米、OPPO&VIVO是最有机会活下来的,都有望复刻中国家电企业的路径,强者可以如格力、美的一样赚钱、跟随者也可以对标海信和TCL等。其次,中兴的专利、海外市场渠道的护城河仍能保持一段时间,现在公司在美国市场仍然有第四的份额,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公司较为强大的专利组合,同理也适用于欧洲等重视知识产权的市场;小米、OPPO们是否能在亚非拉市场复制饥饿营销和品牌的成功并未可知,但是,在欧美市场上的优势给中兴、华为、以及收购了MOTO的联想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期,以待2-3年内实现品牌和产品升级。

第四个机会窗在于信息化的深化。在面对消费者方面,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企业几乎具有摧枯拉朽的优势,无论是游戏、电商、还是搜索,可以说它们不但胜过大多数B2B硬件厂商,也胜过多数传统软件厂商,基因差异导致很多其它企业学习之后也是南辕北辙。但是,在B2B领域,在城市级、企业级信息化过程中,业务逻辑的复杂性要远高于2C领域,互联网公司的优势要小得多,甚至也受制于基因诅咒。IBM、微软也好,中兴、华为们也好,如果能吸取部分的互联网思维,与自己传统的复杂解决方案能力结合,有望在B2B市场上实现互联网式发展,取得同样巨大的成绩。需要知道的是,在全球3.6万亿美金信息化市场中,B2B其实占据了三分之二强,关键是谁能执其牛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中兴华为们被颠覆的风险、也是颠覆老巨头的机会。

原标题:全面解读中兴财报 深度分析发展战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兴查看更多>电力通信年中报查看更多>信息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