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评论正文

石墨烯:产业之门打开了吗?

2014-09-12 16:23来源:齐鲁晚报作者:姜宁 刘相华关键词:石墨烯储能超级电容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过,今年7月份刚登陆新三板的圣泉集团的产品是生物质石墨烯,是由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制成的,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石墨烯产品。

济南墨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山东石墨烯行业的后起之秀,这家中西合资公司主要发力于涂料、树脂、电缆、防爆子弹、头盔等产品,这家公司在章丘的研发中心明年3月份投入使用,作为石墨烯工业化的孵化车间。

在资本市场上,与石墨烯相关的公司更是不少,包括烯碳新材、博云新材、方大炭素、康得新、金路集团、东旭光电、锦富新材、西藏城投、中国宝安,悦达投资、中泰化学、力合股份、华丽家族等。

产能已有销路未开

对于石墨烯的产业化,聂传凯认为“还在路上”。近期来讲,要重点解决低成本和规模化生产这两大问题。

目前,石墨烯的价格贵过黄金,最便宜的500元/克,市场上价格多在1000元/克左右,但规模化生产后,就可能降到50元/克,再过两年,可能就降到1~5元/克的“白菜价”。

在工业化方面,目前通过天然石墨剥层等技术,石墨烯的生产已经接近量产水平,未来两三年内,便可大规模应用在电池、导电、导热等材料领域。实验室关于这些方面的应用已经做得很好,正往规模化应用发展。

从远期来讲,在触摸屏、传感器等器械上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大批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这对石墨烯产业化很关键。”张志强说,现要运用好石墨烯新技术,根本不愁销路。以船体防腐新材料来讲,使用寿命提高了2-3倍,但是价格只提高30%。

聂传凯告诉记者,因为石墨烯产品刚处于研究推广阶段,很多企业在下游没有相关的配套制造企业可选择,在上游也缺乏相应的销售方。

在海纳尔公司的仓库里,很多造型各异的生产设备禁止记者拍照,因为“这涉及核心机密”。

这些设备都是海纳尔公司自己研发设计的。聂传凯说,现在很多国产高科技产品,其实都是从国外进口生产设备,然后在国内加工,一旦缺少了这些先进设备,所谓的“国产高科技”也就不复存在,像国内制造潜艇用的精密机床多从日本等国进口,国产汽车的发动机多从德、美进口。难能可贵的是,石墨烯新材料从制造生产环节开始,使用的设备完全是国内自主研发的。

原标题:石墨烯:产业之门打开了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墨烯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超级电容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