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综合正文

大唐高井热电厂:从燃煤到燃气的蜕变(组图)

2014-10-17 10:43来源: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作者:王光辉关键词:热电联产燃气轮机大唐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人企共赢,从“煤专家”到燃机领域“带头人”

充满斗志的燃机建设者

突出价值效益关系,解决“为谁学”难题;突出学习计划节点,解决“学不准”难题;突出综合能力提升,解决“单一学”难题;突出体验与分享,解决“不爱学”难题;突出实践检验,解决“没实效”难题……在开展燃机生产准备培训过程中,高井热电厂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训方式,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模式,全面提升员工学习动力,实现了燃机学习培训的常态化、人性化和全员化。

该厂通过多次考试及层层筛选确定培养对象30人,将党员作为骨干,以青年职工作为基础,作为第一批“种子”组建成立生产准备组,将“种子培训模式”这种创新的培训管理模式在高井这个老电力企业中进行首次实践应用。“高井热电厂的燃气轮机机型为国内首次应用,因此连一份中文资料都没有。生产准备组就抽调英语水平较好的成员分工翻译英文资料,并根据现有机组系统进行修订,最终自主编出了厚厚的一本中文操作规程。”原生产准备组副组长杨亚辉介绍说。无论是“种子”员工所在的小集体,还是企业为职工搭建的开放平台,该厂通过“种子”员工的带动和多种分享方式的配合,为企业营造共同学习的整体氛围,提高培训工作的影响力。“种子”培训模式的应用,在培训阶段形成达到50000余篇的资料库,其中包括翻译各类专业资料800余篇、5000余页;完成电气、汽机、燃机、燃机联合循环、热网、化学规程及系统图和一套燃机培训教材,共计58万余字;翻译英文资料20万字,各类培训课件160个。

一座绿色环保型城市示范电厂的建成,光靠先进的设计还远远不够。“一套人马没有补充,要想科学兼顾老厂的生产经营和新机的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和员工站在一起。”针对各部门人员短缺和工作量激增的现状,该厂决定从培养员工的个人能力入手,促进企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在700多个双线作战的日日夜夜里,高井始终坚持“员工是企业最大财富”的理念,充分发挥管理提升活动“显微镜”和“放大镜”的作用,将“我的价值”融入中心工作,按照“一套班子、一套人马”的体制要求,统筹人员配置,细化工作分工,确保“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新机、优化剩余资源运营老厂”的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全心全力带领全厂干部职工在燃机建设的学习与实践中摸索前行。为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早在工程建设之初,该厂就择优选拔出一批技术骨干组成生产准备组,通过脱产授课、跟班调试和现场试验等途径,将这些对燃机一无所知的煤机“老专家”,扎扎实实地培养成为燃机领域的“带头人”。针对企业现有人员结构失衡、业务知识单一、“老龄化”严重的现状,该厂创造性地采取“三集中、两联动、一下沉”的互动培训机制,有效发挥老师傅经验丰富、青年人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多平台、多渠道整合并共享燃机知识和管理资源,在充分“盘活”现有人力资源的同时,大幅度缩减了职工接管燃机工作的适应期,企业也得以在机组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实现生产岗位人员上岗率10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大唐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