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智能变电站报道正文

构建华东特高压受端电网助力节能减排

2014-11-04 15:51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郭惠关键词:特高压工程输电线路变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4日,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工程起于安徽淮南变电站,止于上海沪西变电站,跨越淮河和长江,是特高压交流工程大规模建设的首批工程。

构建华东特高压受端电网 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新建南京、泰州、苏州3座变电站,扩建淮南、沪西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2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2×779.5千米,同塔双回路架设(局部同塔四回架设),途经安徽、江苏和上海。目前工程征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方面工作按里程碑计划顺利推进,总体安全质量局面稳定。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是华东特高压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特高压交流受端环网、提高华东电网接纳区外电力能力及内部电力交换能力、提升电网安全和技术水平、增强抵御重大事故能力、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短路电流大面积超标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预计到2015年,华东直流馈入电力规模将达到5580万千瓦。多直流馈入给华东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压力,现有“强直弱交”的电网结构,难以满足直流输入电力可靠消纳和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建设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形成华东特高压受端环网,构建坚强的电力交换平台,能够为系统提供电压、频率稳定支撑,提高电网承受严重故障后潮流转移能力,避免多回直流同时双极闭锁造成大面积停电,是华东直流馈入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

此外,长三角地区电网密集,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十分突出,目前近30%的发电厂和变电站50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随着负荷密度的增加,短路电流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已严重制约电网发展。通过简单的更换设备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暂时控制短路电流水平,但严重降低了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推进高一级电压等级电网发展,建设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特高压双环网结构,为长三角500千伏电网解环和分片运行创造条件,可从根本上解决50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问题。

提高上海接纳外电能力 助力华东地区节能减排

特高压电网是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可实现电力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保证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实现电力结构调整,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开辟新的输电走廊极为困难。沿长江平均30千米一个电厂,从南京到镇江平均10千米一个电厂,长三角地区单位面积的大气污染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环保压力很大。而受交通、航运、航空、江面宽度等综合因素影响,线路跨江资源非常紧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电站,通过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替代燃煤,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原标题:构建华东特高压受端电网助力节能减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工程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