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访谈正文

华电集团邓建玲:中国不缺气 看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2014-11-14 10:02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颜新华关键词:华电集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五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并不缺气,那么缺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缺的是把这些资源经济高效开发出来的技术、装备以及工程能力,当然也包括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页岩气为例,据我所知,我们现在打一口井,大约需要5000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即使他们的人工成本比我们高,却只需要300万美元左右,也就是不到2000万元人民币,估算下来,我国页岩气开采成本是美国的2.5倍左右。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我们的开采技术、工程能力。”邓建玲说。

我国发展天然气产业,第二缺什么?邓建玲认为缺的是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他告诉记者,目前国际天然气市场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是北美市场,包括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大约每百万BTU单位 (天然气热值单位)是4到5美元;第二是欧洲市场,市场价格大约为12至13美元每百万BTU单位;第三是亚洲市场,包括日本、韩国等,去年年底的价格大约是16到18美元每百万BTU单位。

邓建玲对本报记者表示,“以前的一个说法是,我们有钱但到国际市场上买不到天然气,后来我们到国际天然气市场走了一圈,发现不是买不到,也不是没有人愿意给我们供应天然气,而是我们自身的价格体系和价格因素没有弄好。另外,我们有没有能力运输这些天然气、有没有能力存储下来、有没有能力把它输送到市场上,也得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国内天然气接收的设施、装备和管网,也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天然气使用的需求。”

邓建玲向本报记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今年3月份在韩国首尔出席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议时,他从会上就发现,其实全球的天然气市场相当活跃,供应也充足,而我国缺乏的是将这些资源有效运输、储存、输送到国内各个市场上的硬条件。另一个例子是在今年参加一个由国务院组织的30余名专家会商国家能源发展形势的会时,他发现与会的所有专家都没有提及少油缺气这句话。

“当前开展的能源革命,强调要推行能源供应革命和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对于天然气产业而言,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经济高效开采能力;另外,就是要站在国际市场这个角度来看待供需结构,并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上的天然气资源。所以,对于未来我国的天然气供应,我是不担心的;对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我是非常看好的。”邓建玲对本报记者说。

对于目前各地正在推行的煤改气工程,以及一些人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推高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等担忧,邓建玲认为不必太过在意,相反,他指出,我国现在的天然气利用率不是高了,而是还远远不够。

“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目前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供应状况来看,比如我们统计过10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从他们的能源结构来看,都在努力控制煤炭消耗量,都在不断提高核电和天然气发电量,都在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些国家,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非常高,比如美国,达到了37%,而在中国只有5%左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邓建玲告诉本报记者,天然气的规模化利用,既符合高端能源使用的要求,又符合低碳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选择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电集团查看更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