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五大基地”助推通辽市经济建设新发展

2014-11-20 14:37来源:通辽日报关键词:风电五大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精神,把加快本地发展与服务全区大局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要求,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建设要求的贯彻落实。

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我市以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风力、光伏、风光互补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清洁能源企业23家,形成风电并网348.33万千瓦、光伏发电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2万千瓦的规模。通过利用金煤化工、吉煤康奈尔、吉林神华等煤化工项目加工转化一批褐煤,利用国邦、亿诚、嘉华等褐煤提质项目清洁高效利用一批褐煤,实现低热值褐煤就地转化,推进以褐煤资源为依托的主导产业向规模化、精深化、高端化、新型化发展。

全面深入破题,增创转型发展。加快建设节水高效粮食功能区。以肉牛肉羊生产为主导,建设优势特色畜产品基地。加快推进基础母牛扩繁“万千百十”示范工程和“万户基础母牛繁育示范户”工程,不断扩大母牛养殖规模,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基础。狠抓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了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玉米、肉牛、红干椒等9个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规划和163项通辽市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建设16个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注重推广绿色种养、有机种养,注重推进商标认证、原产地认证,注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为绿色农畜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着力打造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科学发展,打造率先发展新优势。北部以霍林河和扎鲁特旗为重点地区,中部以主城区为主,南部依托奈曼旗新华联镍合金和不锈钢冶炼及深加工项目,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镍合金和不锈钢产业基地。依托各地特色园区形成的支持体系,加快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打造东北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重要接续基地。目前,全市共有装备制造企业41户,已形成1800台主机、1000套塔筒、600套叶片、3000套机舱罩的风电设备生产能力。立足深厚的科尔沁文化底蕴,以创建科尔沁文化旅游名城为抓手,制定实施了创建文化旅游名城行动计划,规划建设“一轴两翼”500公里文化旅游带,重点打造以304国道为轴心,集城市景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实景体验为一体的科尔沁文化旅游景观大道。

原标题:“五大基地”助推通辽市经济建设新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五大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