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千年的风和捕风者

2014-11-26 09:11来源:扬子晚报作者:成艳 启雷关键词:中电投风电项目滨海农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看到这些风车了吗?90多米高的伟岸身躯,顶着风一字排开,落日的余晖下,无垠的稻田中,孜孜不倦地转动。这里不是西班牙,这里是盐城滨海;推动它转动的也不是唐吉诃德爵士的长矛,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风电计划、中电投的技术和农行滨海县支行的资金,还有千年来不曾停歇的风。

很少人知道,其实世界上可以利用的风电是水电的10倍,而且比水电更环保。而我国发展风电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目前风电量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同样很少人知道的是,滨海可以利用的风能占了江苏的三分之二,所以风车成为滨海的一大景观就不足为奇了。大家只知道阻碍风能发展的原因之一是投资太大,所以发展相对缓慢。但滨海完成这个风车奇观的时间并不长。其实还是去年7月,滨海农行第一时间得知了中电投风电项目即将落户滨海的消息,他们认为应该为这一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做点什么。随后农行就击败所有的竞标者,和中电投成为了合作伙伴。

然而,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有些始料未及的难题。该项目地处滨海沿海滩涂地段,分布着滨淮农场、淮海农场及振东镇的居民,征地拆迁是开工前的大事,方圆250米以内的民居都得搬迁。大部分农民很支持,何况还有不菲的补偿,被划进圈子的村民自然高兴,有些“圈外人”坐不住了,一位农民找到了风电项目负责人,问能不能把拆迁的范围再划大一圈,负责人说不行,村民不依不饶,说能不能把风车朝他家的方向挪一挪,这样他们家的房屋和田地就进圈了。负责人说,恐怕也不行。但既然是拆迁就有人不理解。实际上,拆迁过程并不很顺利。负责人一时间焦头烂额。一天,项目负责人陪滨海农行负责这个项目的沈行长了解拆迁进展情况,这边负责人和沈行长边走边聊,那边不断有当地的村民跟沈行长打招呼。沈行长看出他的疑问,说农行在当地网点多、客户广、人头自然熟。项目负责人的脑子真灵,立刻请沈行长帮他做做村民的工作。沈行长挠挠头也当仁不让起来,当起了义务“拆迁办主任”,挨家挨户地做起了工作。沈行长的小道理是以后不用担心总停电了,中道理是保护滨海的环境与资源,大道理是国家的清洁能源战略。当然主要还是小道理起了作用。这么着,去年10月,这个大项目在这些小道理中打下了第一个桩基。而农行5.7亿的项目贷款,也紧紧跟上。风电机组建到哪里,农行的资金就进到哪里。

时至今日,滨海已建起92台风电机组,累计上网发电量达41783万度。村民们在某一天会突然疑惑起来:怎么很多天没停电了呢?是的,这些风车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难题,仿佛也兑现了农行“伴您成长”的承诺。

天色渐晚,项目负责人和沈行长还在讨论着二期项目的规划,他们知道这里又将有45台风车拔地而起。

广阔的滨海大地上,千年来,海风从未停过,但不曾留下一丝痕迹,直到今天,有人开始捕捉风的能量……

原标题:千年的风和捕风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电投风电项目查看更多>滨海查看更多>农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