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4-11-27 11:5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火力发电风电项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推进建筑领域节能。按照2013年1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同时继续开展既有建筑改造。截至2013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北方采暖地区、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全面执行更高水平节能设计标准,积极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2013年全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面积达4800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一倍。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1446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88亿平方米,年形成约8000万吨标准煤节能量和2.1亿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十二五”前三年,北方采暖地区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6.2亿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4亿平方米的改造任务。2013年,夏热冬冷地区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175万平方米。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底,全国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27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4亿平方米。推进交通领域节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3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的通知》,确定了981家参与企业名单,健全了能耗和碳排放报告制度,提出了参与企业考核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了千企行动长效机制。2013年度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共同安排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共7.49亿元,对367个项目“以奖代补”。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613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337万吨。
经过各方努力,2013年全国万元GDP能耗降低3.7%,“十二五”前三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9.03%,实现节能约3.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8.4亿吨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4年上半年,全国能耗强度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创“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
(三)优化能源结构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各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相继制定有关工作方案及计划。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压减煤炭消费总量8300万吨,其中,北京市净削减原煤1300万吨,天津市净削减1000万吨,河北省净削减4000万吨,山东省净削减2000万吨。201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京津冀地区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方案》,通过散煤减量替代与清洁化替代并举等措施,力争到2017年底解决京津冀地区民用散煤清洁化利用问题。广东、江西、重庆提出到2017年煤炭占比分别下降到36%、65%及60%以下。2014年3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从环评受理和审批的角度,提出实行煤炭总量控制地区的燃煤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煤炭减量替代方案。201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及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从能源行业发展角度提出要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继续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各相关部门通过制定各项规划及标准等,加强煤炭、天然气及石油的清洁化利用。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商品煤质量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推行更严格能效环保标准,加快燃煤发电升级与改造,努力实现供电煤耗、污染排放、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三降低”和安全运行质量、技术装备水平、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三提高”,以进一步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实施了一批煤电环保改造示范项目和节能升级改造示范项目,确定了4个燃煤电厂作为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和示范电站,分解落实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积极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2013年2月,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国家能源局制定了《煤层气产业政策》;10月,为落实《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推进页岩气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国家能源局制定了《页岩气产业政策》。2014年7月,国家
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规范煤制油煤制气项目,提出“坚持量水而行、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并提出了能源转化效率、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准入值。此外,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协同控制以减少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环境保护部研究提出了中国钢铁、水泥和交通三个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综合对策建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2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新疆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3月22日,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东产业园将军庙片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约173亿元,占地规模达114公顷,建设周期预计为38个月。项目规
科环集团国能水务国能保定发电有限公司蠡县热电联产项目一期2×350MW机组新建项目水岛EPC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科环集团国能水务国能保定发电有限公司蠡县热电联产项目一期2×350MW机组新建项目水岛EPC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2727,招标人为
3月27日17时18分,华能南山电厂5号燃气发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伴随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南山电厂2台46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扩建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是华能助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
近日,中国能建东北院成功中标华电丹东金山热电二期1台660兆瓦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勘察设计服务项目。项目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在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一期2台300兆瓦机组扩建端规划场地,建设1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该项目与丹东东港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配套绿色海洋经济产业园、海上风电
3月25日凌晨,由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河北陡河热电工程项目1号机组锅炉点火一次成功,为后续吹管及整套启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始建于1973年,先后经历了震后重建和扩建,到1987年全部建成投产,是当时全国最大火力发电厂。本次拆除1-4号机组,在原厂址上建设2×66万
3月27日10时56分,国家能源集团广东肇庆电厂二期燃气项目四套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继3月20日三套机组建成投产后。圆满实现一周“双投”目标,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首个火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广东肇庆电厂二期燃气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和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
近日,华电集团发布华电哈尔滨第三发电厂660MW“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机组项目相关8个招标公告,涉及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设备、叶轮给煤机设备、汽机房行车设备等招标。详情如下:华电哈尔滨第三发电厂660MW“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机组项目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
2024-2025年拟建/在建火电厂重点名单——发展综述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同比显著提升,同时也上马了一批火电项目。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4年至2025年2月底,共有29个省份320个火电项目拟建、在建,较去年同比上升约33%;项目动态超700条,涉及核准、开工、并网等重要节点,其中57个
3月15日,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国能宿迁电厂三期1×B50兆瓦燃煤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北镇,本期建设1×500吨/小时高温超高压煤粉炉+1×B50兆瓦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并预留扩建条件。江苏电建一公司负责项目主体建安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供热
3月25日17时,两江燃机3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刚、安生部主任余长开,以及两江燃机董事长、党委书记徐柯、副总经理张伟和参建单位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在试运行期间,两江燃机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主体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4日下午,山东电建三公司与沙特电力公司(SEC)正式签署沙特PP12扩建1800MW联合循环电站EPC项目合同。该项目的顺利签约,标志着公司在春光正好、生机勃发的三月,实现了沙特鲁玛1800MW联合循环电站EPC项目、纳瑞亚1800MW联合循环电站EPC项目及PP12扩建1800MW联合循环电站EPC项目的沙
3月28日,华能蒙东新能源公司赤峰市200万千瓦基地翁牛特旗120万千瓦风电项目取得核准批复,进一步拓展了华能蒙东公司新能源业务版图,为项目尽快开工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位于赤峰翁牛特旗境内,是国家第三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同时也是华能蒙东公司及赤峰地区单体
3月27日,中国电建华东院唐山顺桓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成交公示,中船海装中标。据悉,唐山顺桓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拟建风场总容量250MW,单机容量8.5兆瓦风机30台,配套建设海上66kV集电海缆。
2025年3月24日,在申能海南新能源陆上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显示大屏上,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第67台风机图标由红转绿,标志着申能海南CZ2项目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申能海南CZ2项目是海南省首个核准、首批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首批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风电场位于海南西北
3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环江驯乐风电场、环江界子良风电场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驯乐苗族乡举行。环江驯乐风电项目选址位于环江龙岩乡东北部山脊区域,总投资20.7亿元,规划装机容量300MW。作为2024年广西首批新能源建设重点项目,项目采用30台7.5M
近日,丹麦跨国能源开发商及海上风电开发商rsted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在英国运营的Hornsea3海上风电场陆上变电站附近部署一个300MW/600MWh电池储能系统。预计该项目将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电池储能系统之一。据报道,该项目将是rsted公司在英国部署的首个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由rste
今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贵州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项目总装机412.5万千瓦,原文如下:省能源局关于下达贵州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能源主管部门,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万峰电力
3月26日,盐城射阳北区H1#、盐城大丰H19#、盐城东台H4#/H6#海上风电项目前期专题报告编制及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公告显示,盐城射阳北区H1#、盐城大丰H19#、盐城东台H4#/H6#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含射阳、大丰、东台)所辖海域。盐城射阳北区H1#:场区呈四边形,其中东西宽约13.6km,南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实施第七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在最新一批源网荷储名单中,包含风电项目325MW,光伏项目132.6MW。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从该省份发布第一批源网荷储名单至第七批以来,风电项目容量已经累计达到了约3.8GW。在该省2025年2月印发的《河南省配电
3月26日,由中国能建山西电建承建的全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赤峰克旗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芝瑞镇,风电场装机容量200MW,配套升压站。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项目团队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将原设计的24台8.35兆瓦风机优化为20台10兆
近日,随着南澳大唐勒门Ⅰ海上风电扩建项目最后一根风机叶片顺利吊装完成,该项目风机安装阶段正式画上圆满句号。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扩建项目位于汕头市东部、南澳县南部海域的勒门列岛附近,规划装机总容量为354MW,布置26台单机容量13兆瓦和1台单机容量16兆瓦的风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kV海
3月26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典型执法案例(35—38)。其中案例36为贵州能源监管办对某风电公司行政处罚。根据公示信息,2024年10月22日,贵州能源监管办对某风电公司在建风电项目开展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专项检查,发现该项目建设存在以下问题:项目经理履职不到位,安全培训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低碳化。2023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17.9%,煤炭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67.4%降至55.3%。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40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我部按惯例编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在2023年10月27日我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年度报告》介绍了2022年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进展,总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10月27日发布。我国将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五个方面。《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1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以及为推动应
2022年10月27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2年度报告》)。《2022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2022年10月27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2年度报告》)。《2022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制度体系是推进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推进完善碳交易市场,先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2021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夯实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规范全国碳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制度体系是推进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推进完善碳交易市场,先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2021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夯实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规范全国碳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765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约8.01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