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西北风“刮出”清洁能源基地 内蒙古风电快速发展

2014-12-02 10:05来源:内蒙古新闻网作者:戴宏关键词:内蒙古风电风电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电消纳喜中有忧

如何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接纳风电,是风电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专家表示,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造成了风力发电的不稳定,风电大规模介入电网必然会使电网的可靠性降低和负荷预测精度降低,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

在风电装机量不断刷新的过程中,内蒙古深入探索着风电消纳的技术和途径。内蒙古电力公司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分别与清华大学、内蒙古气象局等单位展开合作,探索实践风电的“可观、可控、可预测”,研制开发出了“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等风电系统,以解决风电并网瓶颈约束。其中,内蒙古电力公司在风电并网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

内蒙古电网由此创造出高比例风电接纳记录。2013年,内蒙古电网全年风电发电量219.77亿千瓦时、风电发电占全网发电量11.1%、风电最大发电负荷占全网发电负荷30%,风电利用小时数高达2188小时,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如今,内蒙古地区风电运行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蒙东、蒙西风电装机占当地电力总装机的比例达到或超过了丹麦、西班牙、德国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国家。业内人士介绍说:“除了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充分发挥了蒙西~京津唐电网之间4回500千伏联网线路和蒙东~东北主网之间8回500千伏联网线路的输电能力。”

“东北、华北地区与蒙东、蒙西地区电网的联网,扩大了内蒙古风电消纳范围,使更大范围地区能够使用内蒙古的绿色风电,内蒙古风电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

然而,在内蒙古,“赋闲待岗”和“车多路少”的状况始终是风电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风电消纳之所以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电源结构性矛盾突出,系统调峰能力不足是风电消纳受限的主要因素。“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均以火电为主,东北、华北地区火电比例分别超过80%、90%,内蒙古电网供热机组占火电机组比例接近40%,受电源结构制约,内蒙古电网调峰能力、调压能力不足,风电弃风率高达15%—20%。

特别是冬季供暖期,“弃风”现象格外严重。供热机组必须满负荷运行,不能参与调峰。而风电大规模并网后,因风力不稳定,电网无法保证稳定安全运行,从每年冬季到第二年春季,内蒙古电网风电限发情况较为严重。

原因之二是,内蒙古距离负荷中心较远,难以就地消纳。业内人士分析说,蒙东、蒙西是“三北”地区中风电发展快、规模大的地区,但是用电负荷增长速度落后于风电装机的增长速度,这进一步减小了风电就地消化的空间。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地势平坦,风能资源丰富,冬季和春季多西北风和西风,瞬时风速大于17m/s的天数为70天~80天。察右中旗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最让人无奈的问题是“发得出,送不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发出的电白白地浪费掉”。察右中旗风电规模总规划为645万千瓦,仅解决了128.5万千瓦的送出,其余500余万千瓦只能浪费。

原标题:西北风“刮出”清洁能源基地 内蒙古风电快速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蒙古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