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企业正文

特斯拉能否突破中国式电动车发展困境?

2014-12-02 14:09来源:福布斯中文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特斯拉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动汽车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早在1978年,美国能源部就曾预测,2000年美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可达8百万台,然而实际上到了2008年也只达5万6千台。历史上的电动车难以成功,正是电动汽车行业特点造成的。

续航里程、制造成本、电池能量三者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是电动汽车行业面临的主要障碍。要想跑得远,必须拥有充足的能量,即需要足够的电池或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用足够多的电池,电动车的成本就难以控制;近年来电池技术并没有突破性进展,依然处于在成本、放电速度、能量密度、充电时间中寻找平衡点的阶段,而同一时段内燃机的进步更为快速。

过去,为了同时满足续航里程较远、制造成本较低的需求,电动车的行业趋势是电动车小型化,如已经推出的Nissan Leaf,Mitsubishi MiEV和GM Volt都是小型电动车。虽然价格得以控制,但这种小甲壳虫的实用性、舒适性、驾驶乐趣均无法与同等中级轿车相提并论。

消费者心态也是电动汽车难以普及的一大原因。要让消费者为产品买单,最理想的情况是产品“又好又便宜”,退一步则是“贵但很好用”,比如乔布斯的iPhone,或是“不好用但便宜”,比如价格低廉的国产手机。但是电动汽车属于“又贵又不好用”的商品,消费者自然不愿为其买单。

基于上述因素,虽然现阶段技术足以使电动车商业化,但其性价比远远低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落后的电动车技术与消费心态成为电动汽车发展速度远慢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特斯拉何以突围?

特斯拉的成功密码在于:以高端定位的商业模式解决低性价比的死循环。作为豪华电动车行业的代表,特斯拉以全新面目进军电动汽车行业,并掀起了一阵电动汽车浪潮。

豪华车的基本要求是加速度大、静音、最高时速高,而电动车的工作原理使其天生具有加速快、静音的优势。确定了豪华车的定位,制造成本便不再是主要制约因素:更多的电池、更好的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续航里程的问题;电池过多会导致车身过重,采用更轻更坚固的材料则可降低车身重量;更大的空间、更好的配置给予消费者“豪华”的体验;空间续航里程、制造成本、电池能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迎刃而解。当然,特斯拉也存在缺点:其最高时速有限,为200km/h;充电一次最多行驶300km,长途行驶的充电问题亟待解决。

原标题:特斯拉能否打破中国式电动车发展困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