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孙昕口述特高压:实际所需但特别难

2014-12-24 09:52来源:国家电网杂志关键词:特高压孙昕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口述 孙昕

整理 本刊记者 张云

孙昕,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安徽省电力设计院院长、安徽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力科学院院长、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主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特高压建设部主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交流建设部主任。现为国家电网公司顾问。

特高压的十年,是十年风雨、十年坎坷、十年拼搏,十年辉煌!特高压的建设者们,用汗水和足迹昭示了特高压的艰辛和不易,昭示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梦想。特高压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创新者、引领者,我们责无旁贷地要把这种责任扛在肩头不断前行,这是我们的电工梦,也体现了伟大的中国梦。

建设特高压是实际所需

2004年,华东三省一市在江苏昆山召开了“十一五”规划讨论会,在会上有过华东电网是否需要上特高压的讨论,我(时任安徽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的观点是应尽快建设特高压工程。我在电力设计行业工作了近20年,当过设计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主任、院长,对华东电网的规划、建设等情况比较了解,当时华东500千伏电压网架接近发展极限,电网走廊资源紧缺、短路电流超标严重,若干500千伏变电站被迫分列分段运行,已直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这种情况,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电网发展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发展更高的电压等级,我觉得建设特高压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想法是从当时华东电网的实际需要出发油然而生的,而且我希望如能建设两条输电工程把皖电东送方案作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之一,这对华东电网是极有益处的。

2004年年底,公司党组提出在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构想和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的战略目标。国家从发展特高压的创新难度以及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出发,最终决策将晋东南—南阳-荆门方案作为发展特高压的依托工程。

特高压,特别难

2005年,我调任中国电科院(300215,股吧)任院长,参与并组织开展特高压输电前期论证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特高压建设分为三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主要是规划、论证、可行性研究、工程核准等,我到电科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把特高压、大电网作为工作重点和核心业务,成立特高压研究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人才,特别是请老院长郑建超院士每月抽时间(10天左右)回院指导工作,老人家欣然答应,表示十分愿意为特高压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其后工程院成立特高压工程论证小组的时候,他出任组长,担当重任,与其他工程院专家,科学求实认真开展工作。在论证工程中,我们及时汇报沟通,让工程院掌握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国家电网发展的战略需要,最终中国工程院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立项上起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同时,在集聚联系各方人才、资源等方面,也为组建专家委员会、专家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原标题: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孙昕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