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会议正文

中广核2015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说了啥?

2015-01-21 10:0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三代核电中广核华龙一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户防城港

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是能否实现核电“走出去”的先决条件。2014年8月,中广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评审,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技术依托。2014年12月9日,国家能源局批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开展前期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此外,中广核已与30家企业签署“华龙一号”关键设备研发协议。

2014年,中广核积极推进核电“走出去”战略实施,紧抓国际核电市场复苏的战略机遇,积极稳妥布局国际核电市场,并在英国、罗马尼亚核电项目上取得重大进展。一方面,英国政府同意由中广核牵头的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拟新建核电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罗马尼亚已宣布中广核成为切尔纳沃德核电项目“选定投资者”,双方正就项目落地而积极努力。中广核国际核电开发进入技术和项目落地的新阶段。

据中广核科技委副秘书长舒睿介绍,中广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2014年科技研发投入达到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据统计,“十二五”前四年中广核科技研发总投入已经达到63.5亿元。

中广核在专利申请方面也是不断取得进展,年专利申请总量由2008年的55件跃升到2014年的519件,截止2014年12月底累计申请专利1935件,拥有有效专利983件。其中,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一种核电机组的事故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获得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这使得中广核获得的中国专利金奖总数达到两个,成为少数多次获得该奖的企业。

核安全级仪控系统(DCS)和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分别被称为核电站的“中枢神经”和“心脏”。2014年,我国首套自主核安全级DCS产品——FirmSys通过德国独立第三方权威认证,并围绕在阳江核电5、6号机组的应用,完成核级DCS工程样机制造和鉴定。在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方面,中广核攻克了制约自主化的瓶颈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100%自主化,整体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并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2014年,由中广核旗下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参与共同组建的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中心挂牌成立。海洋核动力平台,是海上移动式小型核电站,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领域。同时,在新能源领域,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在核技术应用领域,中广核高端加速器即将投产,为后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59所学校万名初一学生共上“核电科普课”

为了消除公众对核电的疑虑,让核电去神秘化,2014年中广核在“透明”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在确保已投入商运的大亚湾、宁德、红沿河三大核电基地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及时公开、所有运行事件信息在2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的基础上,阳江核电基地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在1号机组投产时同步上线,保障了公众对核电机组运行情况的知情权。据统计,中广核各在运核电基地全年共主动公开运行事件11次(全部为0级事件)。与此同时,中广核把上述四大在运核电基地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延展到人民网和新华网,让更多民众可以了解核电站的安全信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代核电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