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生产实验数据显示,用新方法在1个小时之内,就能做出这样的单层氧化石墨烯,未来有望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近日,在浙江大学高分子系一个装满了瓶瓶罐罐的实验室中,该系教授高超一边给记者展示一种类似咖啡粉的褐色粉末,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自然—通讯》杂志日前发表了一篇由高超课题组完成的石墨烯制备研究成果。该成果避开现有石墨烯制备方法的诸多缺陷,突破了传统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找到了一条低成本制备单层石墨烯的“绿色”路线。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类似正六角形的“蜂窝状”薄片。“20万片石墨烯加在一起,才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丝粗细。”高超向记者介绍说,此前碳的这种二维结构形式一直存在于科学家的猜想中,却一直难以实现,其中的关键性难题就是如何把石墨分层到极薄的薄片。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姆和诺沃肖洛夫最终制成了厚度只有0.335纳米的石墨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得到单层石墨烯,两人也因此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由两人提出的胶带纸粘贴法演化而来的机械剥离法已成为实验室制备石墨烯的一种常用方法。然而,该方法局限性十分明显,制成的是不同层数的石墨烯混合物,难以大规模制备单层石墨烯。
在高超看来,石墨烯若要真正实现应用,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原料、材料和器件。原料就是石墨烯,尤其是单层石墨烯;材料是石墨烯原料组装成的宏观材料;器件就是把材料做成有功能的装备。“宏观材料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最根本的原料问题仍然处于探索之中。”他说。
经过多年探索,该研究团队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型、廉价、无毒的铁系氧化剂,取代了沿用半个多世纪的氯系、锰系氧化剂,使石墨烯制备过程快、成本低、无污染,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制备。《自然—通讯》审稿人评价:“该方法对石墨烯未来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新的石墨烯生成技术,高超解释说,铁氧化剂分子的“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像楔子一样,快速穿插进入石墨内部,使其快速分层。“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氧气,这些气体会帮助其‘顶’开层层石墨,使制备速度加快。”他说。
这种制备方法之所以很“绿色”,是因为它没有爆炸隐患,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同时,生产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法在1个小时内就可以制备单层石墨烯,有望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此外,在铁系氧化剂溶液中制得后,可以收干还原成为石墨烯粉末;在制作材料时,又能“速溶”于溶剂。这一特性可以让石墨烯原料便于保存和运输。
此次研究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据了解,课题组此前已用石墨烯制作出多种形式的宏观材料和超级电容器、锂电池等器件。
高超的实验室环境也展现了他们的研究历程。在那里,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玻璃瓶中装着形态各异的石墨烯材料;有实验室拍摄的入选《自然》杂志2011年度图片的石墨烯打结图;甚至实验室纤细的文竹叶子上也“漂浮”着入选2013年度世界最轻固体材料纪录的石墨烯弹性气凝胶;还有像电影胶片一样、每分钟可以“纺”10米的连续石墨烯薄膜……高超介绍说,正是在此基础上,他们才开始考虑如何在原料层面突破现有难题,推动单层石墨烯规模化、低成本制备。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标准20尺单箱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LMax,引领储能行业进入8MWh时代。南都CenterLMax8.338MWh储能系统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超大容量固态电池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再加上系统的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和箱内功能结构优化,令该款储能系统
4月9日,正泰集团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电科”)在湖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常生,上电科董事长兼总裁吴业华,正泰集团董事、总裁朱信敏等出席仪式。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攻关与标准引领、检验检测与全球认证、行业赋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发布《杭州市富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此次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富阳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氢能与储能也被列为未来六大快速发展产业之一,聚焦氢能制备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文章,分享了他们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塑料实现更高效能源存储的突破性工作,这种新材料可能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使用塑料。塑料有助于保持食物新鲜和医疗设备的无菌状态,并且为电子产品提供绝缘。事实证明,塑料还可以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抓好能信热电、阳光氢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施2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0万千瓦以上。聚焦未来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储能、
新型储能迎来重大利好!不仅12大技术上榜,还将培育3#x2014;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此,有相关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那么,真锂新媒就带您具体盘点一下,这新型储能1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尊敬的参展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甘肃省积极
近日,国贸控股集团旗下海翼集团子公司厦门国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新能源科技”)与嘉庚创新实验室旗下嘉庚实验室科技产业发展(厦门)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宣布合资公司成立,进军氢能产业领域。国贸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晓曦,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1月23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通知,公布了2025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经省政府同意,确定2025年度省重点项目1550个,总投资4.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50亿元,其中包括多个电池产业链项目,北极星电池网特将相关电池项目整理如下:厦门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厦
作者:陈莎1陈岳浩1孙小琴1廖曙光2单位:1.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引用:陈莎,陈岳浩,孙小琴,等.碳基纳米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3(12):4349-435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9本文亮点:1.采用了纳米洋葱碳作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研究所贾传坤教授、丁美教授联合中南大学刘金龙副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副教授创新性研发了全球首款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锌—高锰液流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StorageMaterials》(《储能材料》)上。这一新型液流电池技术有望为中大规模储能提供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研究所教授贾传坤、丁美联合中南大学副教授刘金龙、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周光敏创新性研发了首款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锌-高锰液流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StorageMaterials《储能材料》上。这一新型液流电池技术有望为中大规模储能提供
7月26日,杭州市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重点支持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微纳材料等新材料。在高性能金属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动力电池铝箔、高温合金、特种合金等高端合金材料。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
7月28日,浙江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措施重点支持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微纳材料等新材料。在功能膜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光学显示膜、柔性电路板基膜、线路板用感光膜、太阳能光伏封装胶膜和电池膜等
“目前,单层石墨烯的市场公价是每克近千元,通过我们的特殊提取技术,可以使成本下降至目前的百分之一。”日前,在参观北京旭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旭华”)研发车间时,该公司董事长崔旭指着玻璃容器内的黑棕色液体向记者如此介绍。该公司曲面石墨烯已量产下线,当前产量达20吨;预计年
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为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1]。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赛道之一。本文从动力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出发,对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临港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巴库斯超导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巴库斯)就改性石墨负极材料生产项目进行签约。该项目占地30亩,计划投资3.5亿元,项目工艺突破传统石墨材料产业高能耗、高污染的技术壁垒,兼备国开资本鼎力支持,产业前景大有可为,项目建成后预
淡水是人类和其他生命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水污染,它的可用性越来越低。尽管有丰富的海水作为替代水资源,海水淡化通常受到生产率低、能耗相对高的限制。膜基海水淡化技术包括最先进的反渗透(RO)技术,已被证明比热脱盐方法更有效。传统的聚合反渗透膜仍然存在这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们用掺杂钠的石墨烯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他们认为这种新型结构阳极有可能克服一些提高钠离子电池存储容量和使用寿命的基本问题。(来源:公众号“微锂电”ID:V-lidian)近来,人们对典型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的许多材料的担忧已经有了充分的记录,电池供应商、汽车制造
日前,广汽自主研发的基于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的“超级快充电池”,将于今年底,石墨烯电池将进入量产测试阶段,石墨烯电池具备8分钟充电至85%的超级快充能力。什么是石墨烯?“铅笔在纸上划过的痕迹,其实就可能是多层石墨烯。”这大概是对石墨烯描述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了,作为一种以碳原子为核
被寄予厚望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总是话题不断。5月13日,广汽集团在官微上宣布,其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预计今年底将从实验室走向实车,广汽新能源埃安车型将率先搭载。据测试,广汽集团所研发的石墨烯“超级快充电池”仅需8分钟就能充电至85%,充电时间与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当。该消息发布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3月5日,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幕!继4日的广泛讨论之后,行业几位专家结合当前的储能应用发展趋势,从储能人才培养、混合储能技术、储能出海等热点话题分别做了解读。与此同时,业内人员也一同走访了位于浙江杭州的两大电网侧储能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技术创新对储能项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文章,分享了他们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塑料实现更高效能源存储的突破性工作,这种新材料可能为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使用塑料。塑料有助于保持食物新鲜和医疗设备的无菌状态,并且为电子产品提供绝缘。事实证明,塑料还可以做
2月20日晚间,诺德股份(600110)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孙公司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百嘉达”)与中创新航(03931)签订了《2025年保供框架协议》,基于双方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为保证百嘉达铜箔产品的供应稳定,百嘉达承诺2025年向中创新航供应铜箔产品4.5万吨,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销
新型储能迎来重大利好!不仅12大技术上榜,还将培育3#x2014;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此,有相关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那么,真锂新媒就带您具体盘点一下,这新型储能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与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阳光将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冷板、散热模块、快接头、泵阀组件等核心液冷部件和浸没式液冷材料,推动液冷全面解决方案和超级电容在韶关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提高数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文件还明确,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
近日,山西省多地举行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太原:2月6日,低碳绿能产业、蓝石光智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年产4.8亿克拉半导体基体工具材料项目开工,同时,与会领导考察观摩了“投产一批”代表项目中国长城电源业务落地项目。大同:大同市共推进项目42个,总投资5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铅碳电池行业相关概述铅碳电池,又称铅炭电池,是一种创新的超级电池技术,它将巧妙地将传统铅酸电池的成熟性与超级电容器的卓越性能融为一体。这种独特的结合既发挥了超级电容瞬间大容量充电的优点,也发挥了铅酸电池的比能量优势,且拥有非常好的充放电性能——90分钟就可充满电(铅酸电池若这样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