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三桶油”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

2015-02-26 09:46来源:经济观察网作者:严凯关键词:中石油中石化央企重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春节前夕,《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正考虑整合大型国有石油公司,谋求创建足以匹敌埃克森美孚的国家龙头公司,在油价处于低水平之际提高效益。

报道称,整合的一个方案是合并中石油中石化;另一个方案则是合并中海油和中化集团。上述四家公司均是央企巨擎,前三者更是被外界统称为“三桶油”。

“三桶油”合并的消息无疑是枚重磅炸弹,将原本因反腐而动乱不已的石化行业再次推向舆论漩涡。但“三桶油”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若是将这个消息放在三四年前,“三桶油”,尤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的消息必定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

之所以现在这个消息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在石化行业大合并之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央企合并不乏旧例。例如,2008年中航一集团与中航二集团合并成立了新的中航集团;2014年底,南北车之间的合并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中电投和国家核电的整合也正在进行。有了这些央企的合并案例,无疑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的可能性提供了支持。

另一方面,石化行业过去两年刚刚经历了反腐风暴的洗礼,并且恰逢国际油价暴跌,“内忧外患”之际历来都是整合的大好时机。

但仔细想想,中石油和中石化合并难度相当大。“两桶油”在此之前备受诟病的便是垄断。中石油已经垄断了中国绝大部分的油气生产和管网。“两桶油”加在一起的加油站数量超过5万座,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两桶油”的合并无疑将大大增强新公司的垄断地位,这不仅与中国一直以来提倡的是市场化改革相悖,也与打破垄断的初衷相悖。

目前在油气领域进行的重要的改革,不论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还有天然气价改,总的方向都是进行市场化改革。而一个有着多个竞争对手的市场,才能有效进行市场化改革。

油气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则是打破垄断。1998年的石油大重组既是市场化改革的举措,也是打破垄断的举措。大重组之后形成的“三桶油”尽管依然很垄断,但也带来了市场活力。而一旦中石油与中石化合并,中海油与中化合并,垄断都随之加剧。届时,中国的陆上油气市场将无人能与“两桶油”合并后的新公司进行竞争。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两桶油”也不太适合合并。两家公司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油气公司,在各大业务领域都存在严重的重合。例如,两家公司的加油站布局就存在明显的资源浪费。

这意味着,一旦两家公司合并,带来的恐怕不是1+1>2的效果,反而可能要花大把精力去整合各大业务板块。

因此,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来看,“两桶油”的合并可能性并不是太大。事实上,有关“两桶油”合并传闻时隔数年就会出现,但每次都被证伪。

反观另一起合并传闻,中海油与中化的合并倒是更具可能性。相比“两桶油”的合并,这二者的业务更具互补性。

中海油上游的海上油气生产已经颇具规模,也拥有了一家千万吨级的炼厂,但下游的加油站发展却一直比较缓慢;中化在加油站领域尽管也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但其在石化领域则有着相当强大的贸易能力,旗下的化工板块实力也较强。

尽管中海油是“三桶油”中除中石油、中石化的另外“一桶油”,但无论从资产规模、市场地位等各个方面都与“两桶油”相差甚远,与中化合并倒是能够拉近与“两桶油”的距离。

当然,中海油与中化的合并也仅是传闻,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实现不了。但相比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合并而言,它们的合并反倒被业内更看好一些。

原标题:“三桶油”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石油查看更多>中石化查看更多>央企重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