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实现清洁发展、解决雾霾问题,根本途径是发展特高压电网,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实现我国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大规模雾霾天气,引起了各界关注。根据研究,国内雾霾天气大范围频发和PM2.5指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厂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调整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替代等多种手段,减少污染排放。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认为,发展特高压,可为PM2.5超标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使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成为可能,有利于西部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有助于解决电网突出问题,防范并控制大面积停电事故。
邵志清说,大力发展特高压工程,将有力推动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2010年7月±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2013年9月1000千伏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工程投产以来,截至2014年年底,共向上海送入西南水电等区外清洁电力约900亿千瓦时,共减少上海本地发电燃煤2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3.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9.7万吨,相当于上海市2013年碳排放总量的3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5倍,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78%,减排效果显著。根据测算,全国特高压交、直流骨干网架建成后,可将西部、北部地区风电开发利用规模由8800万千瓦大幅提高到3亿千瓦以上,每年可向东中部地区送电1.87万亿千瓦时,减少当地电煤消耗8.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430万吨,东中部地区2020年PM2.5污染比2010年可降低28%左右。
规模化开发利用大型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发电等清洁能源,可直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低碳化进程,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邵志清分析,特高压电网一头连着西部、北部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一头连着东中部雾霾治理,通过特高压西电东送,一方面可以减轻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环境压力,减少环境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东西部对口支援等方式,引入东部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一流人才,在西部建设先进环保的能源基地和特高压输电设施,弥补环境治理资金缺口,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就业状况和环境污染状况。预计,2015~2030年特高压电网投资1.5万亿元,带动其他电压等级电网投资2.1万亿元、西南水电开发投资3.5万亿元、新能源发电发展投资6.5万亿元,合计超过13万亿元,可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其中,累计增加西部投资1.45万亿元、就业岗位66万个、年税收680亿元,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邵志清说,我国东中部负荷中心500千伏电网已经面临短路电流超标、发展适应性不强、输送能力不够、走廊资源稀缺等突出问题,特高压发展又面临突出的“强直弱交”过渡期结构性矛盾,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如果不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建成“强交强直”坚强网架结构,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单纯扩大500千伏电网规模,电网安全风险将越来越大。建成“强交强直”特高压骨干网架,电网结构更坚强、更合理,调控管理更统一、技术更先进,能够有力保障大电网安全可控、能控、在控。从实践看,我国电网电压等级提高、联网规模扩大,稳定破坏事故快速下降。1970~1980年年均19次,1981~1996年年均5.2次,1997年以来在电网快速发展、自然灾害频发、国外多次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情况下,没有发生电网稳定破坏事故。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工程自建成投运以来运行稳定正常,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充分验证了特高压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验证了特高压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邵志清建议,将特高压电网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结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开发,进一步优化华东地区能源资源配置,提高华东电网绿电吸纳能力,增强其供电能力和抵御重大故障的能力。尽快核准建设相关特高压工程,保障东中部地区电网安全和电力供应,落实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治理大气污染,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升级、化解过剩产能。
阅读延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5月5日24时,我国首条大规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达2000.025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达40%,相当于节约标煤8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04万吨,为华中地区能源保供和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祁韶直流输
“验收完毕,所有例检工作及缺陷处理核查无误,检修工作结束。”5月4日下午,随着工作负责人武斌与当值值班长李晓杰全面验收后,山西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站完成年度大规模综合“体检”。“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起于山西晋东南(长治)站,于2009年1月6日投运,是我国第一条特高压交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国首条“电力天路”青藏联网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换流变及换流阀安装调试完成,为确保工程今年9月投运打下基础。国网特高压公司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业主项目部副经理杨山介绍,换流变及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主设备,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和“心脏”,本次扩建新增换流变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年来,重庆会同四川深化川渝特高压交流环网论证,与新疆共同推动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会同西藏、贵州、陕西提前谋划“藏电入渝”输电通道及渝黔、渝陕直流背靠背工程,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重庆将力争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新能
2025年5月1日,当五一假期的春风拂过大地,人们纷纷踏上旅途,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的1000千伏张家口变电站内,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运维人员正以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岗位,用汗水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电力脉搏,诠释着新时代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成功将“大瓦特”安监大模型应用延伸至基建领域,解决了输变电与基建作业无法一体化监控的难题。“我们依托‘大瓦特’安监大模型,打通智慧工程系统、电网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链路,打造基建领域智能安全监管体系,实现输变电与基建作业的全域协同管控。”南网超高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政策原文阅读:6月1日实施!湖南省发布《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办法一、出台背景《湖南省实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1999年5月施行以来,对保障我省电力设施安全、电力可靠供应,以及推动电力建设、生产、运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截至去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准东和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的高效并网与远距离输送,需要超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近年来,新疆加速推进超特高压电网建设,助力“风光”变“绿电”,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绿电大通道”
记者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21日,内蒙古通过“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外送电量突破7000亿千瓦时,达到7006.86亿千瓦时,相当于2.7亿户家庭1年用电量,就地转化超2.3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9亿吨,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多年来,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开启今年首个特高压站的年度检修,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800千伏伊克昭换流站年度检修圆满完成。接下来,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体检”工作将全面展开。据了解,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检修包含“春季检修”“秋季检修”,今年涉及输变电设备停电计划共167项,其中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当前,一场覆盖广、强度大的大风席卷冀北大地。面对呼啸狂风,电力人顶风而上,以责任与温情交出保电护网的民生答卷。让我们直击保电现场,聚焦极端天气中的坚守身影。深夜抢修逆风行4月11日21时37分,漆黑的窗外寒风呼啸,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宣化区供电中心应急抢修队伍及值守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位,时
“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关键布局,旨在将西部清洁能源输送至东部高负荷需求地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国家电网作为中国的电力脊梁,始终不懈探索铸造“大国重器”。中国电力超级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示范项目,以1891.6公里的输电距离、640万千瓦的年
截至3月23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直流电网累计外送电量突破6000亿度,达6052.7亿度。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787.5亿度。据悉,近年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全面开展电力外送,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实现连续7年增长,仅2024年一年外送电量就达1706亿度。自2017年9月以来,内蒙古依靠锡盟至泰州、扎鲁特至青
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12日,内蒙古今年通过特高压电网外送至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电量已超过350亿千瓦时,达到35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7%。近年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持续开展电力外送,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连续7年增长,仅2024年就达到1706亿千瓦时。自2014年11月内蒙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绿色成绩单”格外亮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一系列数字映射出
3月7日,《烟威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工程建设必要性(1)2030年前烟台和威海地区计划投产的大型电源项目装机容量合计8388MW,其中煤电和燃机10488MW、核电10400MW、海上新能源17500MW(风电和光伏分别为13500MW和4000MW),根据平衡计算,2027年、2030年、2035年烟
3月2日,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锡林郭勒盟输电工区全面启动两会保电专项巡视,加强特高压、密集通道特巡特护,全力做好全国两会电力保障工作。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按照“全网保华北,华北保北京,北京保核心,各地保平安”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保障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坚决守好电力外送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创新基础设施”的解读: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要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水面下的冰山来源:《能源评论》作者:王伟在茫茫的南极大陆,移动的冰山看起来雄伟壮观
动力电池的路线之争,一直以来都围绕三元正极和磷酸铁锂正极之争。值得一提的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尽管各有优缺点,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回收经济性差、低温性能差的缺点却很难改进。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在今年两会提出《关于制定动力电池引导
如何解决5G及万物互联时代数据集中处理汇聚流量过大时延过长等难题?怎样将传统巡检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更高效地提升巡视效率?……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多款智能科技产品精彩亮相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能源方案”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联世界无限可能”为主题,由国家发展改
每日要闻知晓最新行业资讯,让你不错过每一条重要消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每日要闻有:从2015年3月份到目前,新电改方案出台整整两年,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进,新电改的改革进程超出市场预期。近日,发改委和能源局再次强调,要继续加快新电改部署。在电力供给侧改革和电改红利释放等多重因素驱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的全国两会,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要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1、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创新电力大数据发展构建能源
又到了每日要闻时间,今天值得大家关注的新闻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昆明市召开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总结交流了前一阶段电力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深入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要求加快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基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建议,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建成可持续的全球能源供应体系。加快能源互联互通支撑长三角经济社会发
导读:北极星输配电网每日要闻坚持为您奉上输配电行业每日最新专业新闻资讯,提供输配电工程、输配电设备、输配电技术、输配电企业等最新动态和新闻资讯,关注特高压、智能电网、微电网、电力通信等多领域的的市场、企业、项目、技术、政策及报道资讯。政策政策原文丨国家发改委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
去年,我国提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国家战略。而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话题也得到了代表们的关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兴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继一带一路之后,我国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是对传统能源发展观的历史
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建议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纳入国家战略,制定国家层面推进计划。充分发挥中国的技术优势,推动建立以我国为主的全球能源合作机制,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推动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推动我
今年全国两会上,互联网+的火爆程度有增无减,而其与能源行业融合的新兴领域全球能源互联网也备受代表委员关注。跟进全球布局,建设战略支点,在地方优势与发展大势中寻找最佳契合点,成为代表们推动能源互联落地的现实方案。更广泛的共识:超级工程让利益主体获共赢化石能源枯竭的未来威胁,气候变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