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电重启业内信心十足

2015-03-12 10:04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核电重启核电项目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10日,中国广核集团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文件,确定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项目5、6号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获得核准。这是4年来我国真正意义上新批的首个核电项目,标着着我国核电正式重启。

此前,随着“安全发展核电”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核电发展已备受关注。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的多位核电行业政协委员,均表达了对我国核电发展及“走出去”的积极乐观态度。核电重启,蓄势多年的核电行业已做好准备,信心十足。

我国核电发展前景乐观

“我对我国核电发展充满信心。”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炳华接受采访时表示。

“今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岛核事故4周年。国家启动红沿河核电厂5、6号机组工程建设,意味着福岛核事故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影响告一段落。”王炳华说,“4年时间里,我国认真总结反思核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吸取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在战略规划和技术路线选择上,以及在核电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上,包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汲取了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4年时间收获很大,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坚定发展核电的信心。同时,无论是核电产业研发、设计单位,还是核电项目业主,都更加重视核电安全。”王炳华同时表示,福岛核事故对所谓的我国核电发展“断档”的影响是有限的,我国核电发展需要提速。

“国家应该加速审批并规模化发展核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贺禹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家对核电发展非常支持,国际市场也有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今年“两会”期间,由贺禹发起,21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题为《推动核电新一轮规模发展,实现中长期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目标》的提案,建议从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核电在我国能源电力供应中的支柱地位,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按照“同一厂址,同一技术路线”的原则,以沿海扩建项目为重点,用具备三代核电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成熟堆型填平补齐。

“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意味着届时非化石能源的供应量要达到12亿吨标准煤左右。仅依此来看,我国核电就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贺禹推算,“按照上述目标,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规模应达到1.5亿~2亿千瓦,按照核电需要5~6年的建设周期来看,未来我国每年最少要有10台机组开工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因此核电发展是必然的。”王炳华则表示:“我的想法比贺禹还要‘冒进’。即使没有雾霾,我国能源结构也需要调整。现在雾霾频现,发展核电的紧迫性更高了,核电发展要达到一定比重,而我国已经具备这个条件。”

我国核电“走出去”具有优势

“核电走出去形势很好。目前世界上对核电有兴趣的国家就有十几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院院长罗琦介绍说,“我国核电产业技术水平很高,在价格方面也具有优势,在国外很有市场。”罗琦认为,我国的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且产能超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内核电产业即将“过剩”。如不能加快国内发展和“走出去”,对制造业来说是个损失。“核电‘走出去’和国内大力发展核电,是为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助力,既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拉动经济发展。”“核电‘走出去’是一个国家战略,核电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我信心很足。”贺禹表示,“我们‘走出去’具有很多优势。不是不谦虚,因为欧美核电建设停滞近40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连续发展核电项目,已拥有一批高素质、能力强的工程建设人员和运营人员。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也具有优势,核电制造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拥有很高水准。而价格方面比国外要低很多。”

原标题:【两会观察】核电重启业内信心十足 前景乐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重启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