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工业4.0的商业模式之变

2015-03-19 10:28来源:企业观察报作者:赵刚关键词:工业4.0物联网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副主任李毅中透露,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到2050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迈入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4.0是德国首先提出的概念,从1.0到4.0经历了几个阶段,当前已进入到了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次工业革命是以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特征。

何谓CPS?C是Cyber, P是物理系统,本质上是指物体的联网,也就是美国人说的万物互联,中国人说的物联网。因此,工业4.0和GE公司倡导的工业互联网、中国政府提的“两化”深度融合,本质上是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都是指互联网、移动、社交、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带来的工业革命。

工业4.0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它要解决的是传统工业在产品创新速度、物流供应、销售渠道、质量管理和生产规模上的瓶颈问题,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智慧,解决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工业大规模定制的问题。

大规模,要求的是标准化,这是传统工业已经解决的问题。定制,要求的是个性化,这是新工业时代提出的新需求,大规模化和定制化,本身是矛盾的,如何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这需要智慧来进行平衡,这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技术能整合线上线下各类合作资源,甚至是客户资源,实现在产品创新、生产制造、销售等环节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这需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是产品创新的革新。在工业4.0的产品创新中,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创新,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是用户积极参与到创新过程的快速迭代式创新,是用户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协同式的众包、众筹的创新。小米手机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用户讨论产品的功能、外观,产品测试版供用户试用和点评,以此快递迭代创新,最终完成产品的快速创新。

第二,是生产制造的革新。工业4.0的生产制造,是以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为特征的制造过程。制造过程中,通过三维原型设计、制造仿真、3D打印的虚拟原型等,来分析和优化加工过程;通过以往产品使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发现缺陷,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通过数控机床的智能控制来实现精益的制造。例如,在GE公司,通过收集发动机运行状况数据,来改进产品工艺和产品质量。

原标题:工业4.0的商业模式之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