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行业辣评:能源互联网 谋势亦谋子

2015-03-25 09:26来源:国家电网杂志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谋子策略

颇具先机意识的国内能源企业也在争先抢占互联网商业高地,希望借此机遇在经济下行、传统能源发展疲软的形势下率先实现转型。且看国内能源巨头们的布局思路:

早在 2014年8月,中石化便与腾讯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媒介宣传、O2O业务、地图导航、用户忠诚度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交叉营销等领域探索开展合作。傅成玉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从销售端入手,占领互联网制高点。

多年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欲将风电搬上互联网的远景能源,在2014年10月发布“格林威治云平台”,该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机,可以为风电场提高20%左右的投资收益,而这只是远景能源开拓互联网疆土的一小部分,其董事长张雷的目标是,将远景能源建立成一个类似微信的生态圈。

2015年年初,在能源互联网上声势最大的实践来自彭小峰率领的阳光动力网络平台。在新能源领域耕耘多年的彭小峰从光伏制造业转向光伏应用产业。1月 20日,彭小峰率领的能源互联网平台阳光动力网站上线,并推出专注于绿色低碳生态的互联网融资租赁类金融产品“绿能宝”。把太阳能与互联网结合,是新能源借互联网大势寻求发展的探路之举,也被业界认为是一次能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实践。彭小峰认为,我国光伏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如何解决融资问题?彭小峰从互联网上找到突破口。绿能宝让每个人都可以用非常优惠的价格购买一块太阳发电板,安装在自己的光伏项目上或委托绿能宝租赁给需要建设的光伏电站业主,为个人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业主搭建一个直接、高效的融资租赁桥梁。通过推出绿能宝以及阳光动力网络平台实现太阳能发电业主和投资者有效对接,解决融资问题。

更宏伟的愿景来自电力领域。2月 3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发布专著《全球能源互联网》,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上升到全球层面,全面、系统、深入地诠释了电力与互联网拥抱的构想: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世界经济亟待复苏的多重压力下,能源结构的调整成为必然选择,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是未来趋势,而电源的大规模变化势必导致能源生产形态的改变,全球能源互联网,正是基于形势的发展而提出的宏观战略构想。

不难看出,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能源领域的方方面面,传统能源需要通过互联网实现蜕变,新能源可以借力互联网实现突围,而电网跨界互联网则可实现全球能源优化配置、能源的智能管理、高效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互联网就像一个神奇的“摇一摇”,人人都想摇出属于自己的惊喜,而转型中的中国能源尤其需要摇出一个独辟蹊径的机会,来解决种种现实矛盾。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现,但这并不会让人悲观,正如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的文化一样,一切皆有可能,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许多想象不再是天方夜谭。至少,从目前来看,互联网这座金矿,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着能源企业去开发。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谋势亦谋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信息通信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