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报道正文

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经济社会意义综述

2015-03-30 09:23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齐立强 陈帅 何铎 马超 刘国生关键词:特高压输电通道变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27日,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这是继2014年“两交一直”工程核准开工后,第四条获得核准开工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是华北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华北地区各省市电网存在“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头,内蒙古、山西有煤有电送不出,“憋得难受”;另一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无电可用,“饿得发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加快,“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高规格启动,京津冀地区的用电需求还将迎来“井喷式”增长。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4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蒙西、晋北、北京西、天津南4座特高压变电站,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工程建成后,将大幅缓解蒙、晋两地的电力外送压力和京津冀的用电紧张局面,还将有效治理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还会留住“APEC蓝”。

送 端

打通电力外送通道转变能源利用方式

作为工程的始发站,内蒙古自治区煤炭、风能资源丰富,全区煤炭查明资源量4000亿吨、风力可开发资源4亿千瓦,均居全国首位。蒙西准格尔煤炭资源丰富,所属的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约1930亿吨,最大可支撑新增煤电装机1.2亿千瓦,适宜大规模开发电力进行外送。根据内蒙古准格尔煤电基地电源规划,准格尔煤电基地规划电源装机总容量4320万千瓦,其中电厂规划第一阶段开工建设容量就达到1320万千瓦。

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其中,“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放在八个发展定位之首,提出围绕“清洁”搞好资源转化、围绕“输出”加强通道建设、围绕“基地”做大产业规模等具体措施。建设内蒙古电力大规模外送通道,依托特高压,融入大电网,实现绿色能源在更大范围的消纳,成为实现建成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目标的必然选择。

再说第二站山西。山西是国家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在国家规划建设的9个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基地中,山西有3个。截至2014年年底,山西省电力装机达到6340万千瓦,而外送电通道能力仅为1930万千瓦。预计到“十三五”末,全省总装机将达到1.36亿千瓦,电力十分富余,需要外送电力5600万千瓦,全面建设特高压电网成为拓宽外送通道的必由之路。

资料显示,山西北部地区煤炭和风力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而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负荷中心,电能需求旺盛。建设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可将山西北部的电能输向华北东部地区,缓解北部“窝电”现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跨越。

原标题:开辟特高压新通道 更大范围配置资源——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经济社会意义综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电通道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