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项目正文

湖北环保厅公示12个电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风电8个 火电4个(附文)

2015-04-07 15:18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风电项目电力项目环评火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湖北广水竹园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由来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风力发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体现,有利于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湖北省广水市吴店镇北部山区风电场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10MW,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湖北广水花山风电场工程)由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投资43844万元,装机容量为49.8MW,共安装24台2000kW风力发电机组和1台1800kW风力发电机组及相应的箱式变电站、35kV集电线路和进场公路等,该项目环评已通过随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随环建审[2014]110号),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

本次为二期工程(湖北广水竹园风电场工程)由华润风电(广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项目投资50746万元,拟安装30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0MW。二期工程与一期花山风电场共用一座110kV的升压站,在花山风电场的升压站内新设一台变压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委托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通过对拟建地现场踏勘,在调查、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报告为简本。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水市北部,距离广水市60km,场址地处桐柏山东南麓,东南部与大别山接壤,风电场海拔高程在400~650m之间,可布机位点风机预装轮毂8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5.73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32W/m2,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风电场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项目拟安装30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WTG3型风力发电机组,利用花山风电场升压站,新设63MVA主变压器1台。

项目总占地面积55.40hm²,包括永久占地34.65hm²,临时占地20.75hm²。占地类型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

3、项目产业政策相符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风力发电为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通知单二级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附近的主要水体为花山水库和黑洞湾水库,现状监测点位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体功能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升压站所在区域符合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生态系统

评价区内生态系统可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灌丛/灌草丛生态系统、城镇/村落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五大生态系统。评价区以灌丛/灌草丛生态系统为主,占评价范围总面积的69.66%,其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分别占23.40%,3.62%,再次为城镇/村落生态系统,占评价范围总面积的2.24%,湿地生态系统最少,仅占评价范围的0.82%。

(2)陆生植物

评价区内自然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3个群系,针叶林有马尾松林、马尾松+栎类林;阔叶林有麻栎林、茅栗林、短柄枹栎林、毛竹林;灌丛类型主要有小果蔷薇灌丛、金樱子灌丛、野鸦椿灌丛、牡荆灌丛;灌草丛主要有白茅灌草丛、野艾蒿灌草丛、蕨灌草丛。评价区未调查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的分布。。

(3)陆生动物

评价区分布的陆生脊椎动物有4纲17目45科76种,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4科5种;爬行类共有1目6科11种;鸟类有9目27科47种;兽类共有6目8科13种。其中东洋种35种,古北种23种,广布种18种。评价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4种。

(4)重点施工区生态环境现状

重点施工区(风机区、检修道路及集电线路区)占地植被类型有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灌丛和灌草丛植被,还有一些人工经济林-茶林。占用林地植被类型主要为马尾松林和马尾松+栎类林,为人工干扰的次生林和疏林,郁闭度较低,乔木层较低,林下灌木较多。灌丛主要有牡荆灌丛、芫花灌丛、小果蔷薇灌丛等,灌草丛主要为白茅灌草丛;这些植被类型在评价区范围内均较为常见,且分布较为广泛。区域植被环境为动物提供栖息地,代表动物有爬行类北草蜥,鸟类领雀嘴鹎、珠颈斑鸠、山斑鸠、环颈雉、黄臀鹎、棕头鸦雀、大嘴乌鸦等,兽类华南兔、黄鼬及鼠科的一些种类等。

(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评价区生态系统生物量组成以灌丛及灌草丛生物量为主,占总生物量的55.86%,其次为阔叶林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0.16%,针叶林和农业植被生物量较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13.09%、0.86%,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量最小,仅占总生物量的0.04%。评价区内对生态系统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的模地是灌草丛地,同时林地也具有相对重要的控制作用。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灌草地为主。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废气

本工程所在地的地貌为山区,施工产生的粉尘和燃油废气单位时间内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数量较少,空气中的浓度很低,不会对施工区域造成明显的环境污染,其影响范围主要限于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新改建检修道路两侧分布有刘家河村、张岗村、曹家湾等当地居民,道路改建及材料运输产生的粉尘将会对沿线居民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在施工道路及裸露地面定期洒水、车辆加盖防尘布,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建筑材料堆场采取土工布围护并由人工定期洒水保持湿度,定点堆放回填土、废弃物和临时堆料并采取围挡措施后,将进一步降低粉尘和废气浓度,改善施工劳动条件,废气对施工人员以及检修道路两侧居民影响有进一步的降低。

(2)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产生量约为9m3/d,采用隔油、沉淀处理后尾水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等,产生的废油作为固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4.8m3/d,在化粪池内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施工期施工噪声包括固定机械施工产生的固定噪声源,各种运输车辆等产生的流动噪声源等。综合加工厂、风机工程及升压站工程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施工期间不会对居民区产生明显噪声影响;检修道路工程两侧分布刘家河村、张岗村、曹家湾居民,检修道路施工及运输车辆将会对沿线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尽量将噪声设备安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噪声设备施工时周边应采取临时围挡措施,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午休及夜间施工,对运输车辆采取限速、禁鸣等措施后可将噪声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4)固体废物

施工期主要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与工程开挖弃土。

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12t/d,经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集中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总挖方52.06万m³,总填方49.02万m³,总弃方3.04万m³,其中永久弃方0.43万m³,临时弃方2.61万m³(为表土剥离)。永久弃方主要来自集电线路区施工过程中的回填余土,完工后在直埋电缆线路沿线就地平整。

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废气

项目运行期无生产性废气产生,员工食堂产生少量油烟,本环评建议建设单位采用抽油烟机处理,处理后外排油烟对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本项目运行期的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

本项目利用花山升压站,不新增生活污水量。花山升压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沉淀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中“冲厕和绿化用水”标准后用于站区综合利用。

风电场油污水来自变压器检修和事故工况,花山升压站内设1座事故油池,容积30m3,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风电场运行期对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3)噪声

运行期噪声主要包括风机运转噪声及升压站主变压器噪声。

风机在运转过程中单机噪声功率约为100dB(A),至单台风机地面投影外200m处,风机噪声衰减至44.7dB,即在约200m处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现场踏勘风机布置点较为空旷,风机周围2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项目风机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

110kV升压站主变压器噪声源强为65dB,根据预测,升压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最近的居民也在500m以外,升压站主变压器噪声对附近环境敏感点无影响。

(4)固体废物

项目运行期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83t/a,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风力发电场运行期检修产生的废油与废蓄电池为危险废物,废油废物类别为HW08,行业来源为非特定行业,废物代码为900-249-08,危险特性为毒性、易燃性;废蓄电池废物类别为HW49,行业来源为非特定行业,废物代码为900-044-49,危险特性为毒性,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3、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

本工程区不涉及生态敏感区,风机在沿线的山头成点状分布,风机基础开挖面积较小,施工时严格在划定的区域、规定的时间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下施工,可以将施工占地的生态影响减小到最小。

运行期风机对景观有一定的切割作用,但风电场建成后,安装的30台风电机组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非常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人文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使人们可观赏壮观的风机群。因此,从生态影响的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

4、水土保持

在主体工程中,升压站区设计了挡墙、截排水沟、站区绿化等措施,施工便道区设置了排水系统,这些措施在保证工程自身安全的同时,能够起到疏导坡面集水、防止边坡失稳的作用,减少径流对坡面冲刷引起的水土流失、坡面土体含水量增加以及内摩擦角降低引起的滑塌,将发挥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项目选址、建设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管理等方面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相关要求,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项目可行。

5、环境风险评价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风电场工程的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本工程存在环境风险的生产设施主要有风机、变压器及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存在风险的物质主要有废油(包括废风机润滑油、废变压器油)、废蓄电池。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油发生泄漏、废蓄电池破裂污染当地环境的风险较低。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按照本项目制定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实施,可在最大限度上减轻事故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本项目的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风险从环保的角度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四、公众参与

环评机构在接受本项目环评委托后于2015年2月9日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网站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建设概况、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程序和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有关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公示期限为10天。

网上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及环评机构均未收到有关本工程建设相关公众反馈意见及建议。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污染防治措施可行,风电场选址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风电场占地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生境,在认真落实各项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前提下,该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六、联系方式

社会各界如有对本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意见,或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和反映:

1、建设单位名称:华润风电(广水)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中北路楚河汉街总部国际A座2802

邮编:430071

联系人:葛伟伟

电话:15826760158

传真:027-86733365

电子信箱:geweiwei2@windpowerchina.com.cn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新桥四路1号

邮编:430040

联系人:樊工

电话:027-61169141

传真:027-61169121

电子信箱:anyuanhb_hjsyb@163.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项目查看更多>电力项目环评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