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私享会:大拿谈能源互联网

2015-04-08 08:48来源:PV-TECH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互联网+分布式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曹寅举例表示,比如远景能源、华为、南瑞国网、比亚迪、以及与阿里云合作的阳光电源,做了一个基于云平台的运维平带,这就是我们能源互联网的操作雏形。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

不仅仅在一个环节做,在发输配售电、管理服务、交易方面,包括油气煤方面都有多元布局的复合型的平台企业。将来这些平台企业有什么作用,可能会做到产业整合者、平台建立者、平台整合者的角色,这些企业把能源互联网分成四个板块,智能电网、智能用电、智能发电平台,我们这些平台企业可以整合里面这些企业。

最上面是商业层次,最有可能整合下面所有的层次,包括设备层、数据层、运用层,能源互联网未来主要玩家将是我们的平台企业。

孙捷:新能源的摩尔定律

起步于智能硬件,2014年风力发电机组成为中国前三、全球前八风机供应商的远景能源,提供了基于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智能风机。远景能源从三年前进入软件领域,起步于风电场资产管理软件,目前在风电领域服务了比较多国内外新能源开发商和新能源资产投资商,比如美国最大的独立新能源上市公司Pattern Energy等。

“他们利用我们平台对他们的新能源资产进行管理。远景智慧风场云平台Wind OS™和阿波罗光伏云平台™管理着全球超过2000万千瓦的新能源资产。我们总结出来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定律,新能源领域摩尔定律。”

远景能源光伏业务总经理孙捷在现场分享道:“大家可以看到风机的成本和光伏组件的成本,每5、6年下降一半,2020年将是差不多现在一半的水平。这是什么概念?之前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时候达到平价上网,到那个时候整个新能源的度电成本可以和现在火电成本持平,到了那一天其实整个新能源市场会真正的爆发。随之而来我们认为也有一个趋势,一个是我们觉得能源会越来越分散,分布式能源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当然在国外已经发生了,中国目前不管是光伏还是风电,可能还是在走集中式开发的路,但是这个情况可能在未来1到2年内就会结束。未来2到3年之后,大家的重心就会往分布式能源走。这是能源领域的分布化特征。”

孙捷表示,能源是未来的趋势是民主化、市场化。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售电?其实就是扯开了一个口子,让发电的实体有资格、有能力把多余的电去出售,扯开了这样的口子。远景为什么特别关注能源互联网,关注光伏,因为光伏本身具备分布式的特性,以及可以更贴近于我们的终端用户。

这些趋势其实也是呼唤着一个新的体系和平台的出现,因为未来整个分布化也好,从单向通信到双向通信,从生产顺从需求到需求顺从生产,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新的平台来支撑,这就是我们认为的能源互联网。

据了解,远景的阿波罗光伏云是一个行业第三方的平台,以物联网、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撑,为投资人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

阿波罗光伏云平台可以实现光伏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从一开始的电站开发、设计,到建设、验收,再到并网之后的实时监控和运维管理、资产优化,包括最后帮助投资人进行资产的评估和投资交易分析。

除了构建光伏行业的能源互联网平台,远景还致力于打造光伏行业的生态系统和社区,以阿波罗光伏云微信公共平台为例,目前设置了几个功能,有看看、测测和问问。测测功能是希望未来可以帮助业主或用户很快的计算屋顶可用的潜力和投资的经济回报,这个也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迅速在当地判断这个屋顶的可用性。问问正打造成为光伏领域的知乎,里面没有水,都是很好的干货,以问答的方式做,目的也是为了让行业同仁有更好的交流。

彭小峰:把稳定收入的电力资产回馈老百姓

作为曾经赛维LDK的掌舵人,彭小峰并不让人陌生,如今,他以新的理念再次回到世人视线里,在私享会,他有这样一段对白:

过去十年我一直从事光伏行业,基本从事光伏制造,想着怎么样把光伏的成本降低,把研发做好,然后利用技术慢慢提高效率,把光伏的应用成本降下来。去年5月份开始接手SPI,我的想法是,未来十年能不能把光伏的应用做起来。

从原来的研发制造到应用,太阳能的发电成本从最开始大约10块钱一度电到现在几毛钱一度电,最大的问题是应用。应用做了几个月以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的问题。去年国家给太阳能发电定的目标是15个GW,分布式发电是8个GW,去年国家分布式批下去的核准大概有十几个GW,真正完成的不到2GW,基本上四分之一都没有完成。去年15个GW的另一半,7个GW的地面电站,路条一张纸最高的时候炒到9毛钱一瓦。

分布式电站很难建有各种的原因,一个是大的发电企业10MW以下的电站投资收益各方面管理特别难,10MW以下的就不看。分布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参与者是很多的中小企业、工厂,或者个人,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投资几百万或者几千万做一个分布式电场,他们觉得很难,而且融资也难,建好以后不好获得融资。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能不能把国外推广分布式的办法推到中国,我们看了一些德国、美国的经验,德国有一个很好的金融机构绿色储蓄银行,他的投资都在绿色环保产业,做的非常好,我们国家暂时没有这样的机构。美国也做了很好的创新,但是对比美国的环境,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现实状况,美国80%都有自己的屋顶,中国80%的人没有自己的屋顶。在中国怎么做中国的分布式的,我们想了很多,我们开始筹备绿能宝,根据中国的特色做。绿能宝是解决中国分布式发电电站建设融资难的平台,我们是希望通过绿能宝把互联网金融和新能源结合在一起的。

原标题:私享会:大拿谈能源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分布式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