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一带一路” 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2015-04-09 09:01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邹磊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习近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唯有使各方成为切实的利益相关者和共享者,才能避免“一带一路”因难以落地而被边缘化、泡沫化。寻求彼此战略对接、促进优势领域互补、拓展大国合作空间是“一带一路”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和途径。要将这些丰富的合作潜力转化为实际的共赢成果,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耐心、长期和坚定的努力。

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公布、丝路基金的实质启动以及亚投行“朋友圈”的持续扩大,“一带一路”已进入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合作的总体构想,“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举措。那么,关键的问题在于:“一带一路”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加强彼此战略对接

作为一项超大型的洲际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有赖于主要大国和沿线国家的理解、支持、参与。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唯有使各方成为切实的利益相关者和共享者,才能避免“一带一路”因难以落地而被边缘化、泡沫化。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各异,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中国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共赢方略。在推进过程中,尽可能挖掘彼此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实现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和协调。例如,对于阿富汗和伊拉克而言,“一带一路”应尽可能与其国家重建进程相协调。对于缅甸、泰国、吉尔吉斯斯坦等政局动荡国家而言,“一带一路”应优先与其国内超越党派和集团利益的国家整体利益相协调。对于希腊、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伊朗等沿线重要国家而言,“一带一路”应成为其新的经济发展和国力振兴增长点、驱动力。对于俄罗斯、印度等地区大国而言,“一带一路”应与它们对特定地区的战略构想和秩序安排相协调。

在加强彼此战略对接的基础上,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还可以陆续推进机制对接、项目对接、企业对接、标准对接乃至人员对接,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对接、协调和联通。

促进优势领域互补

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诸多领域存在着供需匹配、优势互补的局面。在此过程中,以“金融合作-资源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位一体合作模式为切入点,有可能使中国的资金、商品、装备、材料、工程、劳务、技术、标准和沿线国家的资源、能源、市场形成良性联动。

这一新型经济合作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首先,通过成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投资基金、专项信贷等渠道和形式,中国向沿线国家提供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所需的项目融资,沿线国家则以自身的资源能源作为担保或等价补偿。其次,由中国工程公司参与承揽沿线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而沿线国家用中方提供的资金支付基建和工程所需的产品、材料、装备和劳务。第三,资源能源开发在满足中国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将加速所在国积累发展本国经济所需的资金。第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状况的进展将带动其国内市场、就业、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的商品出口与企业投资培育了市场。第五,通过跨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中国与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东欧等各地区连接起来,促进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欧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网络和经济纽带。

拓展大国合作空间

大国间能否实现战略协调与利益共享,是“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重要保障。因此,拓展“一带一路”上的大国合作空间,是下一阶段中国的重要课题。

鉴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俄方的谅解与配合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随着美欧持续保持对俄经济制裁,该国在政治、外交、经济上将更加倚重中国,中国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俄罗斯在中亚和远东地区的合作。在金融领域,中国在继续推进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筹建的同时,可以考虑接受俄罗斯的邀请,注资加入欧亚发展银行。一旦达成,这将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中国可以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起实质性联系,从而避免被孤立在外;由于银行股东利用本币进行结算,欧亚发展银行客观上可以成为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平台;中国的注资将使欧亚发展银行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中俄得以扩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成员国将获得更大的基础设施融资支持。

在涉及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重大项目时,中国可以考虑借鉴中缅天然气管道建设中的“四国六方”投资模式,吸纳印度等地区大国共同参与,通过利益共享减少其疑虑。

对于中美而言,尽管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态势凸显,但未来在维护中亚和中东地区稳定上的合作可能却在上升。随着美军的撤出,中美围绕阿富汗局势稳定和国家重建拥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一带一路”与美国版“新丝绸之路”应当寻求兼容。一方面,中国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使得其他大国已难以将中国完全排除在外,而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另一方面,目前凭借中国自身的国力尚不足以单独应对阿富汗的动荡局势,有限度参与(主要是经济领域)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中国阿富汗政策的主轴,这就使得开展与美国的合作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简言之,寻求彼此战略对接、促进优势领域互补、拓展大国合作空间是“一带一路”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和途径。要将这些丰富的合作潜力转化为实际的共赢成果,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耐心、长期和坚定的努力。

原标题:“一带一路” 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能源查看更多>习近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