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市场正文

【电改冲击波】进一步推进需求侧管理体制改革

2015-04-14 08:59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朱怡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需求侧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电改第二个配套文件直指电力需求侧管理

推进需求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将“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完善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度”列入五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明确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育电能服务、实施需求响应等,促进供需平衡和节能减排”。

继3月24日首发清洁能源配套文件后,新电改第二个配套文件瞄准了电力需求侧。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这是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在前期北京市、苏州市、唐山市、佛山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城市)和上海市需求响应试点工作基础上,这一次扩大试点进一步突出了特色,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创新试点资金使用方式,建立长效机制

《通知》明确,试点城市及所在省份将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具体来说,可以制定、完善尖峰电价 或季节电价,具体方案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等共同研究确定;在2015年夏季、冬季用电高峰以及供应紧张时实施需求响应,相应减少的负荷计入临时性减少高峰电力负荷。

今年1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的名单,并优先支持已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且通过评估认证的工业用户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工作,在有序用电中优先满足其用电需求。

倡议政府统筹规划新能源、消纳市场和电网发展

在谈到社会关注的新能源 “并网难”话题时,张正陵指出,所谓“并网难”,其实质是消纳难。他介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所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导致其大规模并网对电网产生冲击。随着我国在新能源可测、可控、可调技术领域取得系统性突破,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

“国家电网在大规模接受新能源方面,具备比国外电网做得更好的技术能力。所以,风电等新能源接入电网并不难,问题其实出在接入之后的消纳环节。”张正陵说。

《白皮书》显示,2015~2020年,电源侧、负荷侧、电网侧对全国新增风电装机消纳的贡献度分别为15%、52%和33%。

“三北”地区仍然是我国未来风电开发的重点地区,2020年本地消纳占60%,跨省跨区消纳占40%。 张正陵建议,电源、负荷、电网“三管齐下”,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电力系统消纳能力,推动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包括:电源侧要提高电源灵活性,增加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灵活调节电源,充分发挥火电机组调节能力;负荷侧要实施需求侧管理,在充分利用已有消纳市场的同时,推进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积极拓展本地消纳市场;电网侧要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加快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打通制约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的输送瓶颈。

国网公司在《白皮书》中倡议:政府加强统筹规划,统筹新能源与消纳市场、新能源与其他电源、新能源与电网发展;完善煤电深度调峰补偿、需求侧管理和电价等相关政策。新能源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新能源开发运营企业落实国家规划,提高电站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行业协会搭建沟通平台,引导行业理性健康发展。

全民践行绿色发展、热心参与新能源事业;实施电能替代,探索“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新途径。

原标题:电改冲击波:进一步推进需求侧管理体制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需求侧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