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掀起能源革命 “互联网+”行动计划占先机

2015-04-15 16:12来源:中国商报作者:柴海梁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电站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伴随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的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时成了社会最热门的话题。而如何将自己的产业通过与互联网联合而激发出新的活力,更成为各行各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思考探索的问题。

能源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一次人类发展的革命都和能源有着直接关系。最近中央在工作总体部署中着重指出了要掀起能源革命,即“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推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能源互联网在过去也曾被提起,但是从整体方向和定位上,没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统一的标准。按照一般的理解,能源互联网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从而构成智能发电、智能电网、智能储能、智能用电及智能能源交易,以达到智能管理和服务浑然一体,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完整的能源互联网。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写道:“在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互联网对能源行业带来的冲击。即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在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上从传统的集中式转变为智能化的分散式,从而将全球的电网变为能源共享网络。”能源互联网中的各种关键技术对于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并逐步使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能源的市场化、民主化、去中心化、智能化、物联化等趋势,将注定要颠覆现有的能源行业。新的能源体系特征需要“能源互联网”,同时“能源互联网”又将具备“智慧、能自学习、能进化”的生命体特征。“能源互联网”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能源资产市场”,实现能源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这个“市场”可有效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动和交易,也可以让更多的低风险资本进入能源投资开发领域,并有效地控制新能源投资的风险。

“能源互联网”还将实时匹配供需信息,整合分散需求,形成能源交易和需求响应。特别是当每一个家庭都变成能源的消费者和供应者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交易电力,比如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为电动汽车充放电的时候。

在美国和欧洲能源互联网的研究计划早就有。2008年美国就在北卡州立大学建立了研究中心,希望将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引入电力系统,在未来配电网层面实现能源互联网理念。效仿网络技术的核心路由器,他们提出了能源路由器的概念,并且进行了原型实践,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对变压器的控制,路由器之间利用通信技术实现对等交互。德国在2008年也提出了E-Energy理念和能源互联网计划。

互联网+新能源汽车

在2015年 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备受关注,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两个朝气蓬勃的产业结合在一起耀眼的火花不得不让人投去眼球。关于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已经被小米、乐视、百度、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炒热,而随着这次“互联网+”行动和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新能源互联网汽车又一次让大家的目光聚焦在一起。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对过去一年汽车行业的表现也是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最显著的三大发展趋势,而在其中,新能源汽车则是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最佳载体。汽车企业正在和互联网企业加深合作。先是从网络销售开始,现在逐渐进入到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的范畴。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表示,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是天然的伙伴关系,两者的结合必能重新定义汽车。当不少传统企业还在惶恐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时候,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北汽新能源注重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并且借鉴、学习互联网基因和传统精神嫁接到传统制造业。

现阶段,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被定义为交通工具。但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互联网思维的逐步融入,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是新能源互联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电动车成为移动储能的装置,最终成为三网融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但新能源汽车需要如何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呢?传统制造企业是一头大象,体积重,自我调头比较慢,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恰恰就是小、快、灵,因此郑刚强调,未来新能源汽车应该有三个特点:一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二是以用户体验和互联网思维的新模式的改造;第三是以轻资产和重资源整合的方式来进行产业升级。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郑刚认为,今后,新能源汽车可能将并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交互平台。正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新能源汽车未来与各领域厂商的合作也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互联网公司,甚至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像家电企业,都可以加入到这个新的产业融合趋势中来,将我们现在消费者常用的应用与新能源汽车相连结,用互联网思维有效提升用户体验,一起创造新一代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从而彻底颠覆汽车行业。

原标题:掀起能源革命 “互联网+”行动计划占先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分布式光伏电站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