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京津冀能源结构调整 北京两年治理散煤255万吨

2015-04-20 11:22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王俊关键词:煤炭替代煤改电减煤换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改电减煤换煤两条主线同步推进 北京两年治理散煤约255万吨

今年核心区彻底实现无煤化,城乡接合部及农村地区减煤换煤完成任务总量80%,2017年全面收官。

“这两年,我们花大力气‘减煤换煤’,应该说成效是显著的。”4月15日,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治理散煤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城市核心区的“煤改电”,另一条就是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的 “减煤换煤”。相较而言,前者似乎得到了更多关注。

的确,核心区在“去煤”的道路上先人一步。从2002年启动,到2014年底,核心区已实施“煤改电”28.1万户,完成了总进度的92.13%。今年解决最后的2.4万户后,便能彻底实现“无煤化”。

然而单从治理散煤的角度来看,第二条主线并不比第一条逊色。据该负责人透露,北京市于2013年全面启动了散煤治理工作。在过去的两年中,通过开展“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北京市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实现 “减煤换煤”248.4万吨,已逾430万吨总任务的半数,达57.76%。

北京市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核心区完成的 “煤改电”户数分别是4.4万、1.7万。记者就此测算,若按北京电力公司提供的标准每户少烧煤1吨算,共减少燃煤6.1万吨。再加上“减煤换煤”的248.4万吨,即相当于北京市两年治理散煤约255万吨。

跟削减工业用煤比,治理散煤也许在“量级”上相形见绌,但若论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者的差距会迅速拉小。以往北京烧的散煤,80%以上都是劣质煤,直接燃烧时非常容易造成大面积的低空污染。 记者对此深有体会,刚刚过去的冬季,早晚上下班时间,几乎每次路过北京市西南五环和京良路联络线交叉路口区域都会遇到大面积的空气污染,能够明显感觉到空气质量突然变差,弥漫着浓重的煤炭燃烧后的刺鼻气味,而这一区域就具有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特征。

由此也印证了散煤的一个特点———“散”,治理难度相对更高,但北京不得不治,原因自然是“为霾所迫”。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表明,本地污染排放中,燃煤对PM2.5贡献率是22.4%,仅次于汽车尾气。

根据 《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到2017年,全市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1300万吨,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0%以上。

显然,治理散煤是北京能源清洁化、防治大气污染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棋。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散煤怎么治?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在给记者的答复中,主要列举了“七种武器”(见下表):优质燃煤替代、“煤改电”、炊事气化、补贴无烟炉具、农宅保温节能改造、沼气利用、太阳能热利用。

除“七种武器”外,棚户区改造拆迁、拆除违建、人口疏解、管网辐射等,也在客观上起到了减煤的作用。

不难看出,北京治理散煤是下足本钱的,各种补贴有力地砸下来,既见诚意,也见效果。而历年的《北京市能源工作要点》也显示出,北京地区的优质能源消费比重在逐年提高,煤炭消费总量在逐年下降(见上图)。尽管治理散煤在其中的“总量贡献”上难以言大,综合效益上,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5年对于治理散煤而言,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一方面,核心城区“煤改电”将告捷,彻彻底底地实现无煤化。另一方面,城乡接合部及农村地区“减煤换煤”要完成任务总量的80%,即达到344万吨,包括完成5万户农村“煤改电”,新增10万户“送气下乡”。明年,剩下的20%也要全部解决。若按工作计划推进,到2017年,北京应该可以自豪地宣布,对辖区内的散煤完成了治理。

原标题:京津冀能源结构调整 北京两年治理散煤255万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替代查看更多>煤改电查看更多>减煤换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