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智能变电站企业正文

在建项目22个金额逾20亿 中国电建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国际新业务

2015-04-20 11:47来源:中国电建作者:韩磊关键词:中国电建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9月12日,高摩赞大坝工程胜利竣工,先后为当地提供1400多个就业机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施工经验的机械操作工、模板工、钢筋工、车床工、混凝土工等专业能手。此时,担任工程主力建设任务的许多中国电建旗下水电七局员工,已经在异国他乡整整奉献了10年之久。他们用双手缓解了巴基斯坦的用电危机,使当地2.5万户居民用上了放心电,不但能够浇灌191万英亩下游土地,每年还可为巴基斯坦减少洪灾损失约260万美元。

梦想,就这样多次和“全天候友谊”一起载入史册。

全产业优势联动大市场

由低端到高端,由建设到规划,由参与到引领,中国电建编队出海,在巴基斯坦潜心耕耘20年的攀升之路,体现了一个曾经的国际打工者,着眼于长远而实现的精彩突击。

目前,中国电建发挥集团下属的设计院、水电火电施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的整体优势,打造出规划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运营等环节环环相扣的一体化管控模式。火电建设领域,山东电建一公司、山东电建三公司、湖北电建等国内一流队伍,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水电建设领域,水电国际、水电海投、水电七局、水电十一局、水电十三局、水电港航公司等功底深厚的王牌军,正在把具有国际高端话语权的中国水电建设实力,注入到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兴市场之中;电力能源设计领域,水电顾问集团、华东设计院、西北设计院等高端智囊团,正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发挥着创新的催化效应。

事实上,由这些子公司形成的集团化分层级营销模式,已经让中国电建牢牢占据了属地化发展的战略优势,由传统电力行业向多产业联动的大市场挺进。借助整合旗下设计院、水电火电施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而产生的资源叠加效应,中国电建独具特色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控模式,已经使其在国际竞技舞台上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如此一来,中国电建水电、水利、火电、公路、轻轨、港口、疏浚、风电、太阳能等业务百花齐放的“大土木”市场格局雏形渐起。

2013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两国同意启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今年2月,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访华,双方同意加速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2014年11月的北京APEC峰会上,众多项目在习近平总书记和谢里夫总理的见证下举行了签字仪式,其中包含了中国电建集团的卡西姆港火电项目和大沃风电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这一“世纪里程碑”项目驶入“快车道”。

随着中国电建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的提高,中国电建在巴基斯坦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亦是不断创新,先后出现了规划拉动EPC承包业务和投资拉动EPC承包业务,FEPC、BOO、BOT、PPP等新兴商业模式也大量付诸实践,正在汇聚成一条互联互通的大河,无疑会将中巴拉得更近,联系得更紧。

原标题:“友谊颂”越唱越动情——集团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国际业务转型升级新优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电建查看更多>中巴经济走廊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