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福建探索小水电退出机制 十三五拟清退1000座

2015-04-21 09:42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王俊关键词:小水电站小水电开发福建小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曾经红红火火的福建小水电开发,如今正面临转折。

拐点出现在长汀县。前不久,这里拆除了东坑和江坊两座小水电站。“今明两年,还要再清退37座。”该县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合法小水电站执行退出机制,在福建尚属首次,而长汀正是最先启动的试点。

另一个试点永春县,计划年底前完成15座小水电站的清退任务。

记者掌握的信息显示,到“十三五”末,福建计划清退1000座小水电站,以推动小水电转型升级,保护恢复生态。

小水电开发已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小水电曾被誉为 “贫困山区致富的曙光”,早期在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方面,有着巨大贡献。

由于境内水能资源丰富,加上政策鼓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建掀起小水电建设高潮。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小水电站6588座,装机容量727万千瓦,居全国第三位。长汀县所在的龙岩市,则被列为全国小水电基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小水电的种种问题渐渐突显。

据上述长汀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电站开发早、设施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小水电用水调节性能较差,丰枯变化大,不少小电站灌溉、防洪、供水等功能无法统筹兼顾;三是开发程度高,导致部分河流减水脱流,部分水库河段水体污染。

这其中,尤以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最为引人关注。

“我县水能资源点大小共142处,对应建了121座电站,占85.2%;技术可开发量10.5万千瓦,已经开发了9.4万千瓦,占90%。这两个比例在全省处于前列。”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汀县的汀江、涂坊河等河流遭上百座小水电站拦腰“斩断”,着实已“不堪重负”。

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大量小水电站的存在,使汀江、涂坊河水流减少减缓,入水的污染物逐渐增多,于是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现象日渐严重,水生态遭受破坏。

流经龙岩市的九龙江,有媒体披露称全江上下总共建了上千座电站,遭遇的生态问题尤甚。

所幸的是,在小水电开发走出高歌猛进时代后,福建也越来越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将自身打造成中国东南部的生态屏障,成为福建的“立省之本”。

去年3月,中央更是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将福建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自此,部分小水电的退出只是时间问题了。

原标题:福建探索小水电退出机制 十三五拟清退1000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水电站查看更多>小水电开发查看更多>福建小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