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同煤求变:宁亏着养八千职工也不关停

2015-04-27 08:43来源:经济观察报关键词:同煤集团煤电一体化煤炭深加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同煤未来的路上,似乎必须回答好一个问题,那就是涅槃重生与老国企体制顽疾之间的悖论。

拥有66年历史的全国第三大煤企——同煤集团正在求变,一度同煤集团成为我国煤炭供应、经济社会稳定的“救火员”。至今同煤人津津乐道的是,2008年南方雪灾造成电煤供应困难,当时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来同煤“要煤”,同煤人连续24小时奋战井下且同煤为此损失近三亿元的事例。

然而正如一个长期透支体力的人,羸弱的身体难以支撑不断长大而变得沉重的头颅一样。大同的煤炭业历经一百多年的跌宕兴衰,早在上世纪初山西商办在大同市掀起办矿热潮,跟随时代变迁其身份不断变换,如今以同煤集团这个主体矗立在人们面前时,似乎继续透支濒临枯竭的资源的无奈,只是支撑那僵化体制下不断变庞大沉重的身躯继续存活而已。

不知何时起,同煤已成为拥有80万职工家属、总资产达2030亿元的庞然大物,而全国第一大煤企神华集团才拥有员工15万左右。

4月19日山西同煤姜湾煤矿发生透水事件,遇难人数达19人。曾经历过上世纪末金融危机下煤炭业萧条期、而后小煤窑争夺市场、2009年煤炭国企对私营煤矿整合风暴等诸多行业和政策变迁,终于在一轮超强透支资源之后,在煤炭大需求低迷、反腐政治风暴和环保控煤多重因素叠加下,同煤集团早已“头重脚轻”、“老国企病”积重难返,于是矿难、上访、降薪欠薪、人员分流和矿井停产正在集中爆发或将逐步变成现实。

同煤这条大船早就隐患重重,只是所有人都沉浸在虚假的繁荣中无暇顾及,如今当它开始迈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喘息,躺在这个拥有独特体制的“温床”上,人们依然在盲目依赖着它,期待它能在困境中给出一个解救众生的办法。

如今,煤电一体化煤炭深加工以及资本运作手段等是同煤转型的方向,然而同煤未来的路上,似乎必须回答好一个问题,那就是涅槃重生与老国企体制顽疾之间的悖论。

透支难题

3月份,拥有80万职工家属的同煤机关开始降薪,虽然山西除同煤外几大煤企去年均降薪、个别矿井停产等,相对而言同煤不是境况最糟的,但在同煤员工王磊看来,这是一个无比危险的信号,公司在一系列措施后终于有点“顶不住”了,“寒冬刚开始”。

去年集团利润实现5.78亿元、大同煤业净利润1.3亿元的靓丽成绩单以及多年来盛产省部级高官,同煤的处境,似乎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和谐”。

驱车驶往口泉沟一带同煤集团12口矿井所在地,蜿蜒山路顺着山势延伸,所到之处,村落、未彻底搬离的山上棚户区、矿区建筑均满目疮痍,车行驶中灰色扬尘环绕,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设过市,后撤销改设大同为市,这里便成了口泉沟乡,而这里还曾是大同市“煤都”称号的溯源地。

4月13日上午11点多,同家梁煤矿食堂,厚厚的棉门帘上斑驳地沾着日久从矿工身上蹭上去的煤灰,可容纳几百人的偌大餐厅职工并不多,显得很冷清,仔细看或可从厅内装潢布置上发现仍留有昔日辉煌的烙印,而如今显然辉煌已不再。

2009年,同煤集团成立60周年时产煤量就达17亿吨,装火车可以绕地球两圈半,而从2010年至2014年短短五年间,集团产煤量达约6.69亿吨,而这种快速开发的结果便是如今绝大部分老矿资源枯竭、大批职工面临分流。

前一天,年届50岁的刘海像往常一样从矿井里出来洗个澡,沿着运煤的铁路线旁紧挨着的马路一路下坡。走了一段路后,在路边一个斑驳的青砖墙的小屋子里呆了一会儿,手里便多了一条白毛巾、三块肥皂和几副手套,“这是这个月的劳保用品。”他解释道。

原标题:同煤求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同煤集团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煤炭深加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