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电力消费增速平稳“换挡” 电力工业动力依然强劲

2015-04-28 10:36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汪建平 吴云关键词:电力工业煤电机组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来看,各类电源都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非化石能源。按照我国未来的可用电煤量来估算,煤电总装机能够达到15亿千瓦以上。通过积极进口补充,天然气用于发电的资源量可支撑气电装机2亿千瓦以上。常规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约6.6亿千瓦,待开发程度高达60%。风电、太阳能理论支撑装机总量均可达到10亿千瓦以上。借助国内开发、海外开发、国际贸易等多种渠道,核电的开发亦有较充足资源保障。

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发展,“十三五”电源发展的清洁化、低碳化水平将明显提高,但总体发电成本和电价水平将呈现上升趋势。具体说来,清洁高效煤电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碳税等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将使煤电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稳中有升;天然气价格的上升,将有可能超越气电国产化带来的造价下降;远离负荷中心的水电后续开发,将面临生态保护、库区移民、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发电成本和送出成本的显著提高;核电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将使核电工程造价保持上升趋势;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技术装备成熟,能够降低造价,但风电、太阳能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需要通过加强系统调峰储能能力建设、健全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等成本上升型手段,从而促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未来,要按照“优先利用非化石能源发电、按需发展化石能源发电”的总体原则,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化发展气电,清洁高效发展煤电。初步测算,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4:6。其中,水电(含抽水蓄能)装机将达到3.9亿千瓦,新增9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新增380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亿千瓦,新增1.8亿千瓦;煤电、气电装机将达到12.2亿千瓦,新增3.3亿千瓦。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进一步调整到4.5:5.5。

电源布局结合实际 区域通道规模增长

我国的电源格局来自能源资源禀赋及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总体来说,东北将基本保持自平衡,华北主送华东,西北主送华中,西藏主送华中和南方。

从布局来看,随着水电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将进一步西移,“十三五”新增水电将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等流域,2020年西南水电基地开发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左右,约占当年全国水电装机的51%。

核电开发必须坚持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运行,“十三五”主要布局在山东、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使“东部沿海核电带”初成规模,远期将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努力实现向内陆地区稳妥推进。

可再生能源发电要坚持开发、输送、市场同步规划,“十三五”将由集中开发为主向集中、分散开发并举转变。其中,风电的集中开发主要布局在三北地区和东部沿海,重点依托酒泉、哈密、蒙西、蒙东、冀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9个基地开发建设;太阳能发电的集中开发主要布局在新疆、青海等西北地区;其他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主要以分散开发为主。

煤电开发要坚持高效、清洁,大力推进高参数、大容量清洁发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十三五”重点依托鄂尔多斯、锡盟、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宁东、哈密、准东等9个煤电基地,建设规模约1亿千瓦左右。同时,为满足中东部地区负荷发展需要,将依托蒙华铁路煤运通道等在中部地区建设一批煤电机组,在满足等煤量(减煤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于东部地区发展一定规模的超低排放煤电机组。

原标题:经济新常态 我国电力工业进入提质增效关键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工业查看更多>煤电机组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